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19题,约13450字。
  惠安县 2012年普通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
  语文    2012.5
  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空缺的部分。(6分)
  (1)                 ,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2)浔阳江头夜送客,                。(白居易《琵琶行》)
  (3)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李白《蜀道难》)
  (4)                 ,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5)人生如梦,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6)商旅不行,                ;薄暮冥冥,虎啸猿啼。(范仲淹《岳阳楼记》)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尚节亭记
  刘基
  古人植卉木而有取义焉者,岂徒为玩好而已。故兰取其芳,谖草取其忘忧,莲取其出污而不染。不特卉木也,佩以玉,环以象,坐右之器以欹;或以之比德而自励,或以之惩志而自警,进德修业,于是乎有裨焉。
  会稽黄中立,好植竹,取其节也,故为亭竹间,而名之曰“尚节之亭”,以为读书游艺之所,澹乎无营乎外之心也。予观而喜之。
  夫竹之为物,柔体而虚中,婉婉焉而不为风雨摧折者,以其有节也。至于涉寒暑,蒙霜雪,而柯不改,叶不易,色苍苍而不变,有似乎临大节而不可夺之君子。信乎,有诸中,形于外,为能践其形也。然则以节言竹,复何以尚之哉!
  世衰道微,能以节立身者鲜矣。中立抱材未用,而早以节立志,是诚有大过人者,吾又安得不喜之哉!
  夫节之时义,大易①备矣;无庸外而求也。草木之节,实枝叶之所生,气之所聚,筋脉所凑。故得其中和,则畅茂条达,而为美植;反之,则为瞒液,为瘿肿,为樛屈,而以害其生矣。是故春夏秋冬之分至,谓之节;节者,阴阳寒暑转移之机也。人道有变,其节乃见;节也者,人之所难处也,于是乎有中焉。故让国,大节也,在泰伯则是,在季子则非;守死,大节也,在子思则宜,在曾子则过。必有义焉,不可胶也。择之不精,处之不当,则不为畅茂条达,而为瞒液、瘿肿、樛屈矣,不亦远哉?
  传②曰:“行前定,则不困。”平居而讲之,他日处之裕如也。然则中立之取诸竹以名其亭,而又与吾徒游,岂苟然哉 ?                                  
  【注】①大易:指《易经》。②传:在此指《礼记•中庸》的注。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特卉木也,佩以玉       特:只      []
  B. 而名之曰“尚节之亭”        名:命名,起名
  C. 信乎,有诸中,形于外     信:相信
  D. 故让国,大节也           让:辞让
  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其中全都属于作者对为人之“节”看法的一组是(   )
  ①人之所难处也,于是乎有中焉      ②有似乎临大节而不可夺之君子
  ③节者,阴阳寒暑转移之机也        ④世衰道微,能以节立身者鲜矣
  ⑤澹乎无营乎外之心也              ⑥必有义焉,不可胶也
  A.②④⑤        B.①③④       C.①④⑥      D.②③⑤
  4.下列对原文的分析和概括有误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花草树木有了节,就能枝繁叶茂;春夏秋冬有了节,阴阳寒暑就有了转移的时机。
  B.作者援引泰伯、子思在守大节方面做得很好,而季子、曾子却做得不适宜的事例,意在说明人要守住大节,必须选择精准,处置适当。
  C.文章先总说古人托物以取义言志,引出黄中立植竹为亭,名之为“尚节亭”事。再以竹喻节,以节释竹,由竹及人,赞美黄中立。最后以自然之节与人道之节类比,进一步说明持节之道。
  D.作者于记叙描写中饱含感情,由“观而喜之”到“安得不喜之哉”,再到“岂苟然哉”,赞赏和欣喜之情淋漓于字里行间。既是对黄中立的期许,也隐隐传达了自己的心志。
  5.翻译上文中划线的句子。(6分)
  ①是诚有大过人者,吾又安得不喜之哉!(3分)
  译文:                                                                        
  ②然则中立之取诸竹以名其亭,而又与吾徒游,岂苟然哉 ? (3分)
  译文: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
  6.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江上  王安石
  江北秋阴一半开,晚云含雨却低徊。
  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
  (1)“晚云含雨却低徊”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3分)
  答:                                                                    
  (2)这首诗歌于寻常的景物描写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请简要分析。(3分)
  答: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
  7.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
  A.高老太爷刚刚死去,高家就上演了分家的丑剧。克定对高老太爷的遗命非常不满——高老太爷给了觉新三千元西蜀商业公司的股票,给了女儿张太太五百块钱的股票,给了陈姨太一所公馆。(《家》)
  B.加西莫多救了爱斯梅拉达并把她安置在钟楼里。一天晚上,克洛德溜进了爱斯梅拉住的小屋欲行非礼,爱斯梅拉达高声呼救。加西莫多再一次救下她。克洛德把加西莫多踢倒在地,冲下了楼梯,他重复着那句要命的话:“你逃不出我的手心!”(《巴黎圣母院》)
  C.欧也妮23岁生日那天,克罗旭和格拉桑两家便争先恐后地来到葛朗台家,向欧也妮小姐祝寿。公证人的侄儿送来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