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240个字。
《夏》说课稿
一、教学目标的确立
1、知识目标
学习理解生字词,反复诵读,感受夏天、体会作者的情感
2、能力目标
让学生能够抓住富有魅力的语言说出夏的美,并能抓住景物的特征表现美。
3、情感价值目标
学生能够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读出夏天的紧张、热烈和急促,感受作者热爱夏天、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和对辛勤耕耘的劳动者的赞美思想感情。
【理由】
① 第四学段阅读要求“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② 本课是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七年级(上)第四单元第十七课,本单元的主题是“多彩四季”。该单元前三课分别是朱自清的《春》,郦道元的《三峡》和老舍的《济南的冬天》,通过前三课的学习,学生欣赏到了散文优美、精辟的语言,了解了抓住特征写景的方法和写景的层次以及景物描写中的感情。
③ 第四课同样是美文,但语言的风格同文章描述的季节-一样更加个性和张扬,更加有热烈的时代气息。通过学习本课能让学生感受到夏体现出来的强烈的美感,让他们产生审美和情感上的共鸣,最后用自己的语言表现美,从而使本单元教学继第一单元“亲近文学”、第二单元“金色年华”、第三单元“民俗风情”之后让学生在阅读和欣赏美文的能力方面有进一步的提高。学生虽也在前面掌握了一定的散文鉴赏技巧,但经过教师多次重复提点,效果更好。而且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课文,联系平时夏天的生活体验来学习本课。
基于以上原因,同时依据新大纲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个维度,我设计了以上教学目标。
二、教学重难点的确立
重点是:掌握朗读技巧,抓住富有魅力的语言品味赏析夏的美的特点以及当中作者所表达的对夏的喜爱与对劳动人民的热爱。
难点是:培养学生通过多次朗读能学会从炼字、修辞等角度品析富有魅力的语言。
【理由】
新《大纲》中明确指出阅读教学的要求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的能力。因此在“强化朗读,整体把握,深入体会,学以致用”的思想指导下。我认为本文的重点是通过朗读体会景物的特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由于学生朗读水平和阅读面的限制,学生还不具备自主学习能领悟语言的魅力,而且还要求学生从炼字、修辞等角度品析,难度是有的,因此通过朗读寻求学生与文本间的共鸣则成为教学的难点。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确立
根据课文的特点,教师可拟用诵读式,同时辅以探究式、读写结合式的教学方法,对学生拟定用诵读品味法、赏析法(圈点批注法)、自主探究学习法为主要的学习方法。
因此本课的教学内容可分为以下几方面:
(一)导入
春有春的风情,夏有夏的韵律,秋有秋的色彩,冬有冬的个性。每个人的人生阅历、生活体验、审美情趣不同,就会有不同的感悟。当代著名作家梁衡眼中的“夏”是怎么样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梁衡先生的散文《夏》,看看作者对夏有着怎样的感情。
(二)理解与品析
1、初读夏,感受夏天的旋律。
(先整体阅读课文,抓住课文的总领即课文中夏的主要特点)
①读准字音:请同学们放声自由朗读文章,划出不会读的字词和不懂的、有疑问的语句,并进行认真的思考,尝试着自己解决问题。实在无法解决的与就近的同学讨论解决。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