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初三语文诗文复习(九)
诗词赏析学案提纲
原创 江苏建湖实验初中 陈生(chenshengyy)
一、考试要点说明:
鉴赏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
1、鉴赏其形象;
2、鉴赏其风格
3、鉴赏其思想内容
4、鉴赏其语言;
5、鉴赏其表达技巧。
二、基本常识讲解:
(一)鉴赏其形象。诗词中的形象包括两个方面:
A、人物形象: 诗中的诗人形象“我”,一般指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作品中其他人物。
B、自然景象或意象:诗人感情的载体。意象是诗歌中浸染了作者感情的东西。如余光中的《乡愁》中的意象即为:邮票、船票、坟墓、海峡。
(二)鉴赏其风格
诗词常见风格:雄浑、豪放、沉郁、悲慨、闲适、旷达 
1、 雄浑:在具体作品中,有的壮志凌云、刚毅雄健,如刘邦《大风歌》;有的慷慨悲歌、视死如归,如夏完淳《别云间》;有的胸襟豁达,豪情横溢,如曹操的《观沧海》。雄浑是盛唐诗歌的时代风格,它反映了盛唐欣欣向荣的景象和朝气蓬勃的活力。王昌龄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气势浩瀚,雄伟壮丽;王之涣的《出塞》(黄河远上白云间)想象丰富,境界辽阔;孟浩然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临洞庭》)气魄宏大,气势壮观;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何其高远,多么壮丽!而真正能够称为“雄浑”的是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人。
2、豪放:李白是豪放风格之集大成者,情感激荡,格调昂扬,想象奇特,夸张出格,是李白豪放诗风的特点。“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将进酒》)气势浩荡,一泻千里; 宋词中的豪放派,以苏、辛为最杰

初三语文诗文复习(九)
诗词赏析课堂练习及答案
原创 江苏建湖实验初中 陈生(chenshengyy)
1.读下面的诗,请简要说说作者是怎样通过写景来表达内心世界的。(3分)
春  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对诗词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A.这是一首送别诗。“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写出了送行的地点和友人要赴任的地方。写景气势宏伟,寓不必伤别之意。
B.“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写对友人的安慰:彼此处境相同,感情一致。一股悲伤之情油然而生。
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全句一扫离情别绪,把缠绵的儿女之情一笔撇开,代之以豁达乐观的感情,表现了他不平凡的胸怀和抱负,给人以莫大的鼓舞和安慰。
D.“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这两句承上作结:既非远别,又同为宦游,虽别而如此为邻,别时则不应有儿女之态。
3.下列对诗词《泊秦淮(杜牧)》的鉴赏。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找出分析不当的一项(  )
A、首句写景,二句叙事、写景连用。两用“笼”字说出夜色之迷茫。把“近酒家”放在句末,为下句“商女”、“亡国恨”、“犹唱后庭花”作了铺垫。
B、诗中描绘秦淮迷蒙清寂的寒江夜色,寄寓诗人的忧愁和伤感。
C、商女热衷歌唱《玉树后庭花》靡靡之音,诗人既批判了她的幼稚无知,又抒发了自己忧时伤世之感慨。
D、全诗表现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忧愁,语言清新洗炼,化用典故,是唐绝句中的优秀诗篇。
4.阅读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这首诗,找出分析不当的一项(   )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A.首句写景,杨花飘落,子规啼叫。诗人撷取这两种景物加以描写,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情在景中,情景交融。
B.第二句便直叙其事,“过五溪”,见迁谪之艰难、道路之荒远,并能从中见出诗人对朋友的关切之情。
C.后两句议论,人隔两地,心情难达,而明月在天,千里可共,所以要将自已的愁心寄与明月,随风飘到夜郎西。
D.“夜郎”古夜郎国,在现在贵州西北部及云南、四川省部分地区。这里联想到夜郎国,用以表现友人被贬之远和诗人关心之切。
5.欣赏李白的《渡荆门送别》,选出有错的一项    (   )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A、“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的景象是立足于行舟上的所见。
B、“天镜”与“海楼”分别指的是水中明月和海市蜃楼。
C、这首五言律诗是一首送别诗。写的是诗人送别友人。
D、“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表达式了诗人对故乡的留恋。


初三语文诗文复习(九)
诗词赏析巩固练习及答案
原创 江苏建湖实验初中 陈生(chenshengyy)
1、下面对《望岳》一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A、这首诗写出了诗人登上泰山后的所见所感。
  B、这首诗将写景和抒情结合起来,情景交融。
  C、颔联前句形容泰山凝聚了所有山峦应有的“神秀”,而后句则形象的衬托出遮天蔽日、高峻峭拔的山峰。
  D、全诗意境开阔,形象鲜明,格调高昂,气势磅礴,给人以极深的印象。
2、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习题。
  汉江临眺
  王维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①.本诗描写景物疏密相间,错落有致,有人用中国画论中的“疏可跑马”(即画面留有许多空白,给人以想象的空间)和“密不透风”(即画面紧密,内容丰富)来评价。你认为这首诗前两联中称得上“疏可跑马”的是__ 联,称得上“密不透风”的是___ 联。
 ②.“山翁”原指晋朝人山简。此诗中的“山翁”有两种说法,一说是指襄阳地方长官,一说是诗人自指。你同意哪种说法?说说你的理由。
3.读《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回答问题。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这是唐代诗人岑参的一首送别诗。诗中既着力描写了边地特有的奇异风光,又表现了诗人因朋友的离去而产生的无限惆怅。诗中画线句子是流传千古的名句,构思新颖,联想奇特,请结合诗的内容,说说这两句诗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4、认真阅读下面歌词后,请从文学欣赏的某一两个角度,谈谈自己的欣赏感受。(5分)
  西部扬帆
  我等得太久太长,
  祖辈都有富裕的梦想,
  啊! 高原的罡风大漠的太阳,
  没有吹弯我负重的脊梁,
  未晒干我图强的渴望。
  撕开千年的屏障,
  露出宽阔的胸膛,
  迎接西部的机遇,
  拥抱开发的曙光。
  我等得太久太长,
  终于等来大船的起航,
  啊!喊一声号子振一回臂膀,
  冲一次那开发的巨浪,
  冒一回那风险的潮涨。
  更新岁月的万象,
  抖落历史的荒凉,
  奏响时代的绝唱,
  披上世纪的盛装。 注:罡(gāng) 强烈
 5、阅读晏殊的《浣溪沙》,然后答题。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①从季节、时间的角度看,这首词写的是作者_____ 时的生活和心情。
  ②词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联工整流畅,风韵天然,是深受后人赞赏的名句。
6、梅花是中国人非常喜爱的花,有国花之誉。下面几段诗、词、歌、曲、文都与梅花有关,主仔细阅读这几段材料,进行比较,然后答题。
[材料一]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雪,为有暗香来。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