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1题,约10960字。

  江西省吉安二中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 卷(选择题,共36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加点字读音错误最多的一项是(   )
  A.天堑(qiàn)    西风东渐 (jiàn)     悄然 (qiāo)     悄无声息(qiāo)
  B.临摹 (mó)       蓦然回首 (mò )      教坊(fǎng)    东船西舫 (fāng)
  C.寒暄 (xuān)     煊赫一时 (xuǎn)     鱼鳔 (biào)     虚无缥缈 (piāo)
  D.谬种(miù)     未雨绸缪(móu)     错勘(kān)     技艺精湛(zhàn)
  2.下列词句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
  A.俨然     压轴戏    桅竿      飞端瀑流争暄豗
  B.掌舵     一炷香     巉岩      可以横绝峨眉颠
  C.驯熟     水龙头    踌躇      以手抚膺坐长叹
  D.戳穿     水蒸汽    敕造     扪参历井仰协息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有福利机构负责人抱怨,一到每年3月,每天就要接待数十个来此学习雷锋的工作单位,有的只是走走过场,参观参观,并不做什么实事,让人不胜其烦。
  B.莫言的小说首先征服你的并不是故事和人物,而是语言。那一个个平淡的文字背后深藏着穿云裂石的哀痛和精彩斑斓的怜爱。
  C.如今,这个刚刚加入NBA两年、拿着最低工资的“临时工”,却带领状态低迷的纽约尼克斯队连创佳绩,登上《时代》杂志封面,成了风靡一时的明星,而他的华裔身份,更让其在海峡两岸成了炙手可热的人物。
  D.《红楼梦》中正值豆蔻年华的宝玉在温香软玉的包裹中,虽有着几分富家公子的任性,但作者着笔更多的还是他对女性的关注、尊重和更为深广的生命意识。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某当红歌星在微博中这样写道:“作为一个公众人物,我要时刻提醒自己增进对社会的责任感,更加严格要求自己,为社会树立一个好榜样。”
  B.上一届茅盾文学奖终评时,很多人都感叹《我的丁一之旅》读不懂,他们只关注小说的趣味,而从未想过史铁生式的精神冥思留一个空间。
  C.让子弹飞,让物价飞,别让血汗工钱飞!——这是讨薪8年未果的民工打出的“最潮标语”,他们想以此引起政府和媒体注意,希望能够如愿讨回工钱回家过年。
  D.实行全民免费医疗制度的陕西省神木县并非名人故里和一国首府的经历,却是名副其实的中国最牛县。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她一手提着一个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B.只有四叔且走而且高声的说:“不早不迟,偏偏要在这时候,——这就可见是一个谬种!”
  C.“糊涂人的一生枯燥无味,躁动不安,却将全部希望寄托于来世”(古罗马哲学家塞涅卡语)。
  D.鲁侍萍 (大哭)这真是一群强盗!(走至周萍面前)你是萍,……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
  6、下列关于《红楼梦》的阅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贾赦想收鸳鸯为小妾,叫刑夫人来求凤姐,凤姐推脱。刑夫人去探鸳鸯的心,并拉她去回贾母,鸳鸯只是低着头不动身。贾赦为此叫来了鸳鸯家人相逼,鸳鸯便到贾母那儿剪发明誓,死也不从。贾赦的企图因此无法实现。
  B.凤姐生病,探春协助理家,亲娘舅死了,探春按制度行事,依例“赏银”。母女大闹一场。探春着手改革的第二步,是废除不必要的开支,精简节约,取消宝玉等人上学的点心、纸、笔的费用和每个姑娘每月的头油脂粉费,并委派园中服役的婆子、媳妇分别承包起各项事物。“探春理家”得到许多人的肯定与支持。
  C.《红楼梦》中的人名大量地使用了谐音。例如甄士隐和贾雨村可以理解成“真事隐(去)”“假语村(言)”,贾政是“假正(经)”,贾链的名字则更直接暴露了其本质“假脸”,而贾宝玉则是“假宝玉”,是一块具有反叛精神的“真顽石”。
  D.三月桃花开时,宝玉在大观园里偷偷阅读《牡丹亭》,黛玉来后发现宝玉读的是《牡丹亭》,于是也认真阅读记诵起来,二人还各借《牡丹亭》词句表白、打趣。宝玉自比张生(我就是个“多愁多病的身”),比黛玉为莺莺(你就是那“倾国倾城的貌”);黛玉说宝玉是“银样蜡枪头”。
  二、(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福岛核电危机引发核安全关注
  核电是一种高效、经济、可靠的清洁能源,大规模利用核能已是一种必然的选择。据预测,全球的核能发电量在今后20年内将会提高1倍。当然,核电也是一把双刃剑,国际原子能机构前总干事穆罕默德•巴拉迪曾用“悬崖边的核能”来形容核电业的发展,核电安全无小事,一旦发生事故,可能就是毁灭性的。
  3月11日日本的9.0级地震引发其福岛第一核电站遭遇一系列事故,福岛核电危机的严重程度不断提升。与此相伴随,对全球核电安全性的争议也不断升级。人们还清晰地记得,1986年4月26日发生在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迄今为止世界上最严重的核事故,那次事故中放射性物质大量泄漏,污染了欧洲的大部分地区。白俄罗斯共和国损失了20%的农业用地, 220万人居住的土地遭到污染,成百个村镇人去屋空。靠近核电站7公里内的松树、云杉凋萎,1000公顷森林逐渐减亡。30公里以外的“安全区”也不安全,癌症患者、儿童甲状腺患者和畸形家畜急剧增加;即使80公里外的集体农庄,20%的小猪生下来也发现眼睛不正常。而这一切还远远没有结束,10年后,放射性仍在继续威胁着白俄罗斯、乌克兰和俄罗斯约800万人的生命和健康。专家们说,切尔诺贝利事故的后果将延续一百年。
  不过,随着核电的不断发展,核电技术的演进,也不断提高着核电的安全等级。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已有约40年的历史,采用的是早期二代沸水堆核电技术。在遭遇特大地震紧急情况停堆后,在必须释放余热的情况下,外部电源丧失,应急电源又遭受海啸破坏,致使反应堆无法及时冷却导致事故发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