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620字。
热点素材解说:从“杜甫很忙”说到恶搞之风行
事件简述:
在人教版高中二年级《语文》课本中,有一课收录了杜甫的诗作《登高》,右侧配有杜甫的半身画像。近日,网友掀起了对杜甫像“再创作”的热潮,纷纷发布在微博或其它网站。其中,杜甫时而手扛机枪,时而身骑白马,时而脚踏摩托,时而摆摊卖西瓜,时而化身送水工……好事的网友为这一系列取了个名:“杜甫很忙:开完摩托骑白马,送水过后卖西瓜”。
事件分析:
1. “诗圣”画像被如此恶搞,引起一片争议。有人不无忧虑:杜甫身份卑微却心忧天下,对这样一位诗人,恶搞他的画像,是思想贫瘠、信仰缺失的表现。一位诗歌协会会长呼吁说:“恶搞不能没有民族底线,不能没有精神之光!”
2.对先人的不敬就是对自我的践踏。
恶搞杜甫,固然可以博人一笑,但笑过之后,悲凉之情涌动心间。杜甫需要人们关注,他不朽诗篇中蕴涵的伟大精神才是我们这个时代亟须弘扬的。所谓“杜甫很忙”,只是一种表象,这种表象被娱乐的泡沫充斥。网友之举,大加挞伐也许显得反应过度,但看到自己成为网友的娱乐对象,老迈的杜甫会不会徒生感叹: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仗自叹息。在这个娱乐之上的时代,喧闹和嘈杂无处不在。热闹背后人文精神的迷失,以及悲悯情怀的淡漠,才是最让人忧心的。
杜甫草堂宣传人员对网友的涂鸦发表看法:关注杜甫是好事,但因为对象是杜甫,网友创作时也要考虑杜甫的身份地位,尊重传统文化。在这个娱乐至上,恶搞无罪的年代,该工作人员的说法显得有点“迂腐”。君不见,娱乐圈中有人不惜以故意走光博人眼球;许多网络红人以丑为美,只要赢取声名无所不用其极。有了名声,利禄滚滚而来。名利的蛊惑之下,谁还在乎攫取名利的手段是否光彩!
3.恶搞作风亵渎真善美。
此次“杜甫很忙”的发端恐怕来自某些高中生,如此涂鸦恶搞杜甫,也表现出无聊与对传统文化乏味的一面。透过看似很有“创意”的涂鸦,或许也有对现行教育方式的某种反抗。在一切向“分数”看的背景下,缺少的是生动有趣、有创意的教育手段很方法,而填鸭式的教育,也很容易让学生反胃。在此情况下,学生感兴趣的或许不是诗圣、诗仙,而是手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