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的几个有效途径
江苏省高邮市第二中学 杨润芝 225600
文言文阅读在高考试卷中占有一定的比重。《新课程标准》对文言文阅读的基本要求就是“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侧重考查学生对文言文知识的理解以及运用这些知识筛选提取信息、归纳概括内容、分析概括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
那么,如何在一定的时间内,快速、有效地读懂文言文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
近几年高考文言文的阅读文段,基本上是浅易的史传类文字,读懂这类文言文,关键在于理清文章思路、文章在写作上的特点,把握原文中有哪些人物,这些人物之间有什么关系,他们做了什么事情,哪几件事情,事情的始末如何,通过这些事情,看出人物有什么特点以及作者的观点态度、感情倾向等,从而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内容。阅读时,不必在人名、地名、官名、时间等专有名词上纠缠,但一定要分清楚,最好用铅笔标出,防止干扰文言文的正常阅读。阅读材料中有不会或不明大意、翻译不准的地方,而考题中也并没有涉及到的部分,可以不用去管它。
2、善于借助材料后的题目。
文言文的试题一般主要由客观性的选择题和一道主观性的翻译题组成,选择题一般是四个选择项,如果是选出“错误的一项”,那么这就意味着其它三项是正确的,我们可以先把四个选项分别代入原文,帮助对原文进行理解。例如,近几年全国高考文言文阅读题中的有关试题的选择项,就能为理解文言文的内容提供一定的帮助。做题时,可广泛采用代入法、排除法、语境法等,把选择项中的语词解释与翻译放到原文中,帮助理解文章。当然,试题是“选出正确的一项”,代入法就不宜用了。
而文言试题的最后一道选择题往往是综合性的,是对全文进行判断,此题特别有助于整体理解文意,要充分加以利用。
3、注意知识的迁移。
迁移能力,即用课内学到的文言文知识,来阅读课外浅易文言文,把课内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
阅读文言文的关键是掌握一定量的实词和虚词,课外文言文中的实词和虚词,大都来自平时所学的课文。阅读课外文言文时,要有意识地把课内的所学,灵活地运用到课外,注意知识的迁移、运用。平时不断积累实词、虚词在不同语境中的意义,掌握得越来越多,就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