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320个字。
《皇帝的新装》创新设计
张国生
一. 咬文嚼字
【设题意图】
语文课必须“咬文嚼字”——分析比较字词句,感悟语言魅力。一是为了深入理解作品的思想和艺术——语言艺术方面理解越深入,对作品思想的理解也就越深入。二是为了进行语文训练,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它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创新设计】
1.“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是的,我将要呈报皇上,我对这布料非常满意。”——“呈报”换成“报告”好不好?
参考答案:虽然可以换成“报告”,但不如“呈报”好。“呈报”专指报告上级。《现代汉语词典》注呈报:“用公文报告上级。”既然是“用公文报告”,它比“报告”更正式、更郑重,因而也更具讽刺意味。
2.“他实在是没有穿什么衣服呀!”最后所有的百姓都说。皇帝有点儿发抖,因为他觉得百姓们所讲的话似乎是对的。——“似乎”二字可以删去吗?
参考答案:不可。“似乎”在这里是“好像”的意思——是不是真的,不敢十分肯定,它表现了皇帝的昏庸愚蠢——光着屁股走了半天,竟然不知道自己穿没穿衣服——大师手笔啊!
3. “站在街上和窗子里的人都说:‘乖乖!皇上的新装真是漂亮! ……’”只写“街上”而不写“窗子里”可以吗?为什么?
参考答案:可以,但不好。“窗子里”表示观看大典的人很多,街上都站不下了,以此表现其盛大和隆重,增强讽刺意味。
4.说真话的小孩的爸爸有很高的语文水平,他很懂得修辞(选择词语)——听到儿子的真话,他说:“上帝哟,你听这个天真的声音!”
我们把爸爸的话作如下改动可以吗?
①上帝哟,你听这个诚实的声音! ②上帝哟,你听这个傻瓜的声音!
参考答案:不可。前者暴露了自己的“不称职”或“愚蠢”;后者贬低了自己的儿子。所以,还是原句最好。
以上4题是从“阅读”方面咬文嚼字;下面是从“表达”方面咬文嚼字。
1.阅读第一段,用一句话概括这段的内容。
说明:这是一道很普通的题,但其中也有一个用词是否准确、表达是否恰当的问题。为此我准备了4种答案,用以比较优劣:①皇帝喜欢新装。②皇帝爱好新装。③皇帝癖好新装。④皇帝喜欢新装成癖。显然,①和②都不准确,③和④准确。
2.后来,一个小孩子最先说出了真话,紧接着老百姓也都说真话了,而皇帝和他的内臣们仍装模作样地把戏演下去。作者这样写,你是怎样理解的?
“教师用书”的答案是:
仍然装模作样地把戏演下去”是前面所表现的虚伪的继续和深化。如果让“戏”就此收场,则害怕国人明白了自己的昏庸、愚蠢乃至不够格做皇帝;继续“演”下去,则是为维护自己的权威,这充分暴露了皇帝内心的怯弱虚伪。
我觉得上述答案不如下述答案更准确、更抓住要害和实质,因此让学生比较二者高下以提高表达能力:
这时的皇帝和大臣们正面临一场“信任危机”和“权力危机”。如果“戏”就此收场,百姓就认识到皇帝和大臣的昏庸、愚蠢和不称职,进而危及他们的统治——为维护自己的统治,只有继续“演”下去——专制的统治者往往如此。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