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1小题,约10760字。

  安徽省蚌埠市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学业水平监测
  高一语文试题
  word整理 fcs2002
  本试卷分第1卷(阅读题)和第lI卷(表达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所有客观选择题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所有主观题请写在答题卷上,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卡。
  答题卷
  第1卷(阅读题共66分)
  一.( 9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l一3题。,
  龙年话龙:中华比族最重要的文化符号
  卢忠仁
  龙与中华民族的关系可以说源远流长。自距今7000年的新石器时代一点到今天,龙,这一神圣怪异的动物神,几乎贯穿了中华民族漫长而复杂的文化发展历程.
  龙的起源到目前为止还是一个众说纷坛的问题,大致有以下几种观点:一说龙是人们将蛇、马、河马、鳄鱼、巨蜥、鱼等动物的肢体和特性组合而成的神物;二说是人根据自然现象如云、虹、闪电、极光、龙卷风等创造的图腾;三说龙的原型是存在过的巨型爬行动物湾鳄;四说龙起源于人们对高大松树的崇拜。
  原龙纹在夏朝以前中国各地区广泛存在,但并没有形成真正的龙形。龙形的出现是在商代。商人集前代宗教观念之大成制作了大量青铜器、玉器、陶器以祭祀鬼神和祖先,在这些嚣物纹饰中最多的就是原龙纹。龙形在秦、汉形成后经过历代一直到今天,不断向规范化、艺术化方向发展。今天,龙文化依然存在,但龙的政冶意义逐步消失,宗教意义也逐渐淡化,主要是在美学、艺术意义上存在着。
  中国历史上的龙文化,具有很强的政治色彩。龙与政治的关系主要表现封建社会的最高统治者——皇帝被人吹捧、夸张或自已杜撰是龙种,是龙的化身,是真龙“天子”.或者杜撰皇帝有驾龙驭龙的神术。例如,很早就有黄帝骑龙升天的传说,又有所谓五帝是五龙的传说。正式把皇帝称龙是秦代,如说秦始皇是“祖龙”,到汉代又有传说刘邦是龙体感应其母而生,历史上的最高统治者总是把自己和龙联系起采,主要是借龙这一所谓“通天神兽”来说明白己是受命于天的“真龙天子”,表明自己的尊严、高贵和神圣,加强自己的绝对权威和统治;这是历史上龙与政治关东的实质。
  画龙最早可追溯到上古众多的原龙纹,现在见到的最早的龙画是马王堆出土的西汉帛画,英中不仅绘有人物驭龙图,而且还绘有四条龙形。另外汉代的黄安岭,三国时的曹不兴,东晋的顾恺之、张僧繇;唐代的李思训、冯绍正、吴道子、孙位;宋代的董羽、曾传古、陈容;明代汪肇等画家留下了大量的龙画作品。近代、现代、当代美术中都有很多杰出的画龙作品。
  龙与中国雕塑艺术的关系最为密切,龙在雕塑艺术中表现最大量、最丰富、也最集中。龙雕从类型上看有浮雕;从雕塑材料方面看有石雕、玉雕、木雕、金属雕、陶塑、泥塑等。从龙雕的龙型方面看千姿百态:有坐龙、团龙、盘龙、升龙、降龙、行龙、飞龙、跑龙、腾龙、云水龙、戏珠龙……如产生于明代的天安门前的华表上的龙雕,艺术价值十分高,它利用立体圆雕、浅、深浮雕等多种技法,表现龙在祥云中盘旋上升的飞动气势,极为壮美高华。从龙雕艺术表现方面看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工艺美术;二是建筑;三是祭祀器物。
  另外,龙与民俗、民间文化也有十分密切关系。龙与民俗结合形成了民间龙文化,这种民间龙文化在汉族和许多少数民族都有大量的表现,不仅内容丰富多彩,而且时间也非常久远。民间龙文化集中表现为以下几类:一是以求雨止雨为内容的龙文化。二是以降福灭灾、象征祥瑞为内容的龙文化。三是以赛龙舟、玩龙灯、放龙风筝、舞龙等娱乐为中心的龙文化。四是以制作手工艺品为内容的龙文化。五是以命名地名为内容的龙文化。总之民间龙文化领域广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1.下列关于“龙”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龙是一种动物神,与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B.龙形的形成是在商代,但早在夏朝之前原龙纹就在中国各地广泛存在。
  C.历史上的龙文化其有很强的政治色彩,但现在龙的政治意义逐步消失。
  D.历史上龙不仅与政治关系密切,而且与绘画与雕塑的关系也非常密切。
  2.下罗鼍寰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二.(3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然后完成问题。
  芋老人者,慈水祝渡人也。子佣出,独与妪居渡口。一日,有书生避雨檐下,衣湿袖单,影乃益瘦。老人延入坐,知从郡城就童子试归。老人略知书,与语久,命妪煮芋以进;尽一器,再进。生为之饱,笑曰:“他日不忘老人芋也。”雨止,别去。   
  十余年,书生用甲第为相国,偶命厨者进芋,辍箸叹曰:“何向者祝渡老人之芋之香而甘也!”使人访其夫妇,载以来。丞、尉闻之,谓老人与相国有旧,邀见,讲钧礼。子不佣矣。
  至京,相国慰劳曰:“不忘老人芋,今乃烦尔妪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