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作文训练:感受自然·用借景法描写事物
宜昌市第十六中学     吕    韦华
训练设计的依据:《语文课程标准》第四学段之(三)写作:2、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的体验;3、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
教学目的:理解“借景法”,并运用这种方法写一篇作文。
教学重点:1、感受秋天,认识秋天;2、用借景法写一篇文章
教学时间:2节课。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语:白露(9月8日左右)一过,秋天的味儿就浓了,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蓑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
秋天是一个多情的季节: “一叶知秋,人生易老”,这是对生命的感叹;“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栗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欧阳修在《秋声赋》里吟咏出一股 肃杀之气扑面而来;李清照的“人比黄花瘦”,道不尽几多凄凄惨惨切切 ;王实甫在《西厢记》中也忍不住唱道:“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读来心中总觉沉甸甸的。刘禹锡高歌一曲“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唱响了秋天的亮色;毛泽东“独立寒秋”,看到的是“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一幅“万类霜天竞自由”的生动秋色图,令人 欢欣鼓舞。
同学们,面对秋天,你是怎样的感受呢,让我们打开记忆的闸门,放飞想象的翅膀,去描绘秋花、秋月、秋虫;去感受田野、山峦、河流。
二、众口说秋天
学生课前准备:搜集有关秋天实物 的资料和文学作品。
1、模仿“秋天是一个多情的季节”这一表达,以“秋天是……季节”形式,说说你对秋天的感受,并试作说明。
(摘学生的部分表达如下:秋天是一个干燥的季节;秋天是一个清明爽朗的季节;秋天是一个成熟的季节;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秋天是一个快乐的季节;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