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渔杀家》选场
课堂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深化已经学过的戏剧知识。
2.初步理解京剧。
二、难点、重点分析
1.为什么萧恩对丁郎的态度与李俊、倪荣对丁郎的态度不一样?
分析:萧恩经历过大半生的坎坷,他反抗、斗争,终至失败,所以被磨去了“棱角”,变得深沉;即使有怒气,也竭力隐忍,从不轻易惹是生非,只求带着女儿过太平日子。所以对丁郎比较忍让。
李俊的遭遇比不上萧恩复杂,年龄也略小些,而倪荣又年轻气盛,加上两人都疾恶如仇,所以对丁郎一步不让。
2.该怎样理解萧恩的忍让?
分析:萧恩经过大半生的坎坷,他深深懂得忍让与反抗的利害关系。他知道,靠几个人是难以斗倒恶霸地主和官府的。他的忍让恰恰反衬了恶霸地主和官府的无恶不作。他的起初的不反抗与最后忍无可忍的反抗,也都是相辅相成的。
3.《打渔杀家》这出戏戏剧冲突的实质是什么?
分析:实质是恶霸地主和官府互相勾结,狼狈为奸,残酷地压迫、剥削、勒索劳动人民,以致激起人民的反抗。即“官逼民反”。
4.萧恩与杨白劳这两个人物在性格上有怎样的差异?为什么?
分析:他们两个最明显的个性差异是:萧恩深沉、隐忍,至忍无可忍之时则奋起反抗,怒杀恶霸全家,远走他乡。他有主见,有武艺,是隐迹江湖的豪侠。而杨白劳呢,是个忠厚、善良、懦弱的农民,面对厄运,无力反抗,最后只能以死抗争。这种个性差异与他们俩各自的身份、地位、经历是分不开的。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了解什么叫京剧。
京剧是全国性剧种之一。以徽班戏为起头,吸收了昆曲、秦腔等剧目的唱腔和表演方法,逐渐形成相当完整的艺术风格和表演体系。唱腔基本属于板腔体,以西皮、二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