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520字。
《琵琶行》课堂教学实录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欣赏并学习本诗运用形象比喻描写音乐的语言艺术,了解运用环境描写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思想感情的表现手法。
2.能力目标:①培养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能力。②培养学生概括课文的能力。③培养学生分析鉴赏诗歌的能力。
3.情感目标:让学生初步认识封建社会造成琵琶女悲凉身世和诗人失意谪居的黑暗现实。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领悟诗人对音乐高超的描写技巧。
教学过程
第一板块: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课前播放凄惋哀怨的琵琶曲,营造课堂悲伤悠远的氛围,投影琵琶行的画面,学生边听边看边思考,沉浸在预先设置的课堂情境之中)
师:听了刚刚的乐曲,同学们有着怎样的感受,产生了什么联想和想象?
生:恍惚置身于一种优美的意境之中,有一种飘飘欲仙的感觉,一切如在梦中一般。
生:听了音乐,总觉得心里悲戚戚的,想高兴也高兴不起来。
生:感觉乐声很美,很动听,让人如痴如醉。
师:同学们说得都很好!确实,这种优美的音乐很难用语言来表达,但是有一位伟大的诗人却能把这抽象的音乐描绘得栩栩如生。这位诗人是谁?
生:(齐答)白居易。
师:这首诗叫做什么?
生:《琵琶行》
师:不错。《琵琶行》为我们描述了一个凄美而忧伤的故事。早在1000多年前,一个秋风萧瑟的夜晚,在清冷的月光下,悠悠的江水边,一个才华横溢的文人骚客,与一个才艺高超的天涯歌女在浔阳江头萍水相逢,演绎了一曲千古不衰的知音绝唱,留下了一个美丽而忧伤的动人故事。)
师: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这个故事,来学习千古绝唱《琵琶行》。(板书课题)
师:提到白居易,大家一定不会陌生,哪位同学给我们简单介绍一下你所知道的白居易?
生:白居易的字叫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是唐代继杜甫之后的又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青年时家境贫困,对社会生活及人民疾苦有较多的接触和了解。二十九岁中进士。有“兼济天下”的理想,屡次上书针砭时弊。写下了很多“讽喻诗”,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痛苦生活,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腐朽和罪恶。
生:他积极提倡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反对“嘲风月,弄花草”,作品以通俗流丽著称,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在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
生:《长恨歌》与《琵琶行》都是他的代表作。我们即将学习的《琵琶行》是一首七言长篇叙事诗,继承了汉乐府叙事诗的传统,是初唐以来七言歌行的代表作,带有很强的抒情性。
师:是的。白居易的诗注重叙事与抒情的结合,所以他的长篇叙事诗优美动人,可以说是我国古典叙事诗又一新的高峰,在诗人生前,就被广为传诵,所谓“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歌唱《琵琶行》。”时至今日,千百年过去了,但仍然感人肺腑。
师:行,应该是一种文体。这种文体大家熟悉吗?
生:是歌行体。如以前学过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就是属于这种文体。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