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3110个字。

  第六单元导学案
  26 《皇帝的新装》导学案(教师用)
  【导学目标】
  1.继续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2.感知课文情节,进而培养学生的想像力。
  3.领会童话深刻的内涵,培养学生敢于说真话的品格。
  【导学重点】领会作品内涵,结合生活体验,发表自己的看法。
  【导学难点】了解词语的感情色彩,揣摩带有感情色彩的语句,体会带有夸张和嘲讽意味的语句
  【课时】2课时
  【预习导引】
  1.查找资料,了解作者及创作背景
  这篇童话的作者安徒生,全名是:汉斯•克利斯坦•安徒生,是19世纪丹麦文学巨匠,世界著名的童话作家。他出身于贫困的家庭,14岁到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去谋生,在那里得到帮助,获得学习的机会。17岁开始发表作品。安徒生的创作十分丰富,最出色的是童话。他从小受民间文学的熏陶,爱唱歌,善讲故事,很受人欢迎。这同他后来献身于童话创作有很大关系。安徒生共写了168篇优美的童话。代表作有《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丑小鸭》等。
  这篇童话写于1837年。18世纪末19世纪初,西欧资本主义得到迅速发展,而处于北欧边陲的丹麦却还是个君主立宪国家。拿破仑战争最激烈的时候,丹麦统治阶级利用英法矛盾,以中立地位大搞海上粮食贸易,引起英国不满,英国要求丹麦交出从事贸易的舰队和商船,成为英国的附庸国。丹麦拒绝这一要求,英军于1807年炮击哥本哈根,摧毁了丹麦的舰队,丹麦便由中立倒向拿破仑一边,成为交战国。8年后,拿破仑战败,丹麦也成为战败国而失去广大领土,耗尽了钱财,银行倒闭,农村萧条,刚刚兴起的小型工业也全部破产,丹麦最终成了英国的附庸国。丹麦人民身受本国封建阶级和英国资产阶级的双重剥削,过着饥寒交迫的贫困生活,而封建统治阶级则穷奢极欲,挥霍无度。面对这样的社会现实,安徒生根据西班牙一则民间故事改编了《皇帝的新装》,把揭露的锋芒直指封建统治阶级的头子,并无情的嘲讽了贵族、宫廷的丑恶行径,深刻的解剖了当时社会的病状。
  2.掌握字词,扫清阅读障碍
  ⑴注音
  愚蠢yú     御聘yùpìn分外fèn滑稽jī     贮蓄zhù     陛下bì
  赏赐cì       显露lòu钦差chāi爵士jiáo勋章xūn
  ⑵解词
  滑稽——(言语、动作)引人发笑。本文是荒唐的意思。
  精致——精巧细致。
  无双——没有第二个(能够相比)
  华盖——古代帝王出门,张在头顶或车上的华丽的伞盖。
  3.认真阅读课文(含单元提示、课文提示、课文、课下注释等),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思考下列问题。
  ①根据情节发展,给文章分段。
  这篇童话的故事性很强,可以分为四段。
  第一段故事破题(第1小节),介绍故事的主人公。
  第二段故事展开(“有一天”至“一直搞到深夜”),叙述骗子利用皇帝爱穿新衣的癖好诱他上钩。
  第三段故事发展(“我到很想知道”至“封他们为‘御聘织师’”),叙述骗子怎样施展伎俩,
  先发制人,大臣、官员和皇帝怎样受骗而互相欺骗。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