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690个字。

  同文异教——关于《老王》初、高中教学之比较
  奉化高级中学陆萍
  第一次在高中教材读到杨绛的散文《老王》时,出于两个原因,我选择了忽略。一是在《高中语文学科指导意见》中有这样一句话:《老王》为选学内容,文字比较浅显,可以安排课外阅读。二是学生都异口同声的强调这是一篇在初中已学过的文章。
  再次拿起这篇文章时,我一直在思考虽然是同一篇文章,但是学生开始变得更加成熟,对事物的看法必定也会更深入透彻,教学的侧重点也应该发生变化。认真比较了下,发现了以下两个区别。
  一、 文本定位
  初中教材把《老王》放在第二单元,单元导语是这样写的:“这个单元以‘爱’为主题,几篇文章都在诉说对普通人,尤其是对弱者的关爱。像老王这样的人生活艰难,不被重视,你体悟到这些人的善良了吗?你是怎样对待他们的。”因而在初中教这篇文章时,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引发他们的悲悯情怀,从杨绛身上去学习如何去关爱一些弱者,形成一种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高中教材则把《老王》放在了必修三专题二中,专题引导语这样写着:“总有无数平凡的人,以诚实的品格守护着社会的良知,只要人格高尚,凡人和伟人一样,他们的精神如日月星辰,在历史的苍穹中永远发光。”所以高中应该从平凡人的人性光辉,从平凡人守护着社会良知这个角度来处理文本。
  二、 教材的处理
  初中生生活阅历较少,对文本也不用过于深挖,一般可以设置以下几个主干性问题。
  1、 文章写了老王哪几个生活片段?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2、 作者一家是如何关心老王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3、 为什么他们一家会对不幸者如此关心,我们又应该如何对待周围的不幸者?
  对于相对成熟的高中生,不能停留在浅层的理解上,应该对文本内容有进一步的提升和深入。可设置这两个大问题。
  1、 老王身上是怎样体现人性的光辉的?
  2、 我为何感到愧怍?
  在解决第一个大问题时,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第一、 老王坚守自己的人格尊严,受人滴水之恩,必涌泉相报。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