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0220个字。
《感受“月亮文化”》教学实录
“月亮文化”是笔者在执教初中语文苏教版七年级(上)第三单元时所延伸的专题,专题研究活动不同于一般的语文教学,它要求学生将“看、听、思、说、写”结合起来,将课内外知识、各学科知识融会贯通,进行综合性的学习,同时还倡导自主与合作的探究方式。因此,活动旨在突破以往研究课面面俱到的形式,结合文学作品,帮助学生解决在专题研究活动中遇到的问题;这节活动课的目的,就是希望能起到“授人以渔”的作用。
活动目的
1、初步了解“月亮文化”的内涵及其价值,引发对“月亮文化”的探究兴趣和关注。
2、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培养学生热爱我们中华民族独具魅力的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3、培养学生查阅、整理、筛选、整合资料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读、写、听、说的综合能力和合作探究的精神。
课前准备
1、师生讨论后分组,推选出小组长,分组分工如下:
第一组、收集并整理有关月亮的神话传说与民风民俗,月亮的美称。
组长:高翔宇
第二组、收集并整理有关月亮的对联、谜语、成语。
组长:史伶俐
第三组、收集并整理有关月亮的诗、词、散文等。
组长:朱颜
第四组、收集并整理有关月亮的乐曲,(曲目名称、名曲音频、流行歌曲)
组长:王佳雯
2、每人将所收集资料装在资料袋里,带到班里交换、欣赏,互通有无,对所收集资料进行再次丰富和整理。
3、把资料袋交给老师,打分后再进行一次专题活动课。
活动过程
第一阶段:分组分类查阅收集资料一周。
第二阶段:收集资料,整合信息。学生将积累的资料分组集中,进行筛选,形成壁报。然后把图文资料经过整理、筛选、分类、打印、装订、编辑成一部学生自己制作的书。整理资料并编订成书一周,壁报展板一天。
第三阶段:汇报交流成果。主持人编排好展示程序,准备好串词,各组进行成果交流。教师予以点评,小结。
汇报交流活动主题
感受丰富多彩的月亮文化
老师介绍四小组探究的主题
一组:主题是与月亮有关的神话故事和民风民俗;
活动形式:小品《爷孙讲故事》
二组:主题是与月亮有关的对联、谜语、成语;
活动形式:1、相声《中秋吟联》2、猜谜语3、成语接龙
三组:主题是与月亮有关的诗词;
活动形式:男女生诗词闯关大比拼。
第一关,比一比看谁读得有感情;
第二关,比一比看谁赏得有深度;
第三关,赛一赛看谁积累得丰厚。
四组:主题是与月亮有关的音乐
活动形式:1、说一说古今中外的音乐曲目;
2、唱一唱与月亮有关的歌曲;
3、欣赏经典民乐《月光下的凤尾竹》(学生现场演奏)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