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星资源网
学科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地理
政治
综合
会员
注册
登录
会员中心
如何汇款
在线充值
搜索
文章
备课
专题
精品
留言
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分类:
语文
/
高中试卷
/
高二下学期试卷
版本:
人教版
类型:
doc
大小:
96 KB
评级:
时间:
2012/8/17 16:52:33
下载:
本月:1 总计:6
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点此下载
共18题,约10340字。
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和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2.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纸交回。
第I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从“格致”到“科学”
朱熹先生教诲我们,从自身到万物,一草一木都要“格”(研究),今日格一物,得到一点知识,明日再格一物,又得到一点知识,积累多了,万物之理,豁然贯通。这套“格致”学问,表面上看,很像搞科研,却只是假象。原来朱熹先生所谓“格物”,不是动手动脚做实验,而是瞅着那物想问题;“格物”不是研究那物,而是通过那物反思自己的道德观,去恶从善,达到圣贤境界。在朱熹先生看来,真要用全副精力去研究实物,那叫“玩物丧志”;让你观察外物,为的是内省,好像参禅,与科研风马牛不相及。明朝的另一个理学家王阳明曾讥笑朱熹的“格致”说:“有一位朋友姓钱,想成为圣贤,我就让他去‘格’庭前竹子。钱先生面对竹子,‘格’了三天三夜,‘格’不出个道理。我就自己去试,‘格’了七天,也‘格’不出道理来。我们只好叹口气,说,圣贤是做不成了!”对此,胡适先生说,“王阳明这段话最可以表示中国的士大夫从来没有研究自然的风气,从来没有实验科学的方法,所以虽然有‘格物致知’的理想,终不能建立科学。”
《四书集注》里的“格致”与“科学”无关,却在中国近代史上,最终演变为“科学”。读《四书五经》,遇到“格致”二字,不能解为“科学”,否则,《四书五经》就读不懂;可读中国近代科技书刊,遇到“格致”二字,那意思却大致等同于“科学”。1866年,丁韪良任京师同文馆总教习,为学生编译《格致入门》,放在今天,与《科学入门》同义。1874年,徐寿和傅兰雅在上海创办“格致书院”,英文译作“上海综合工学院”,又创办中国第一份科学杂志,刊名为《格致汇编》,英文称作“中国科学杂志”,发行23种,译介了西方近代科学的方方面面。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各门科学学科,如数学、化学、电学、声学、光学、热学等等,都有了对应的中文译名,但“格致”向“科学”的过渡却步履维艰。
日本学者岛尾永康考证,日本最早将英文的Science译为“科学”的时间在1874年;中国科技史家樊洪业先生考证,中国最早引入“科学”二字的学者是康有为先生,他在1897年11月前编写的《日本书目志》一书中介绍了这样两本书:“《科学入门》,普及舍译;《科学之原理》,本村骏吉著。”樊先生说,“虽然中日两国的‘科学’在写法上没有差别,但中文从前无此词,康有为的书目志意味着把日文的‘科学’译为中文,是中文第一次出现‘科学’,在中国近代科学史上有其特殊意义。”同一年,严复先生开始翻译《原富》,将“格致”与“科学”并用。但直到十年后的民国初年,“科学”才逐渐取代“格致”,在中国学术界广泛流行。
1、对 “格致”与“科学”的解释说法不准确的一项是
A、“格致”是指从自身到万物进行研究,最终达到万物之理豁然贯通。
B、“格致” 通过研究事物来反照自己的道德观,去恶从善,从而达到圣贤境界。
C、中国近代科技史上近半个世纪时间里,各门科学学科都有对应的中文译名,但“科学”一词却一直未得到确认。
D、在中国近代科学史上,“科学”一词含义与英文Science的含义完全是一致的。
2、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西方的“科学”,强调实验的方法,强调研究自然规律,求得认识客观世界的知识。
B、王阳明的话表示中国的士大夫研究自然,以实验科学的方法,达到“格物致知”的理想。
C、中国古代的“格致”之学,不是真正研究事物,所以,“格致”最终没有成为“科学”的代名词。
D、古书中“格致”二字,不能解为“科学”,可中国近代科技书刊中“格致”二字,那意思却大致等同于“科学”。
3、下面对导致“‘格致’向‘科学’的过渡”“步履维艰”的直接原因推断错误的一项是
A、中国士大夫没有“科学”的观念,错将“格致”之学理解为西方的“科学”。
B、长期的封建统治,导致中国人思想保守、落后,不愿接受任何新鲜事物和新鲜知识。
C、西学东渐以来,中国人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对“格致”与“科学”的认识是模糊的。
D、近代有些进步的知识分子,赞同西学中源说,乐意以中国的“格致”指称西方的“科学”。
二 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裴封叔之第,在光德里。有梓人①款其门,愿隙宇而处焉。所职,寻、引②、规、矩、绳、墨,家不居砻③之器。问其能,曰:“吾善度材,视栋宇之制,高深圆方短长之宜,吾指使而群工役焉。舍我,众莫能就一宇。故食於官府,吾受禄叁倍;作於私家,吾收其宜大半焉。
他日入其室,其床阙足而不能理,曰:“将求他工。”余甚笑之,谓其无能而贪禄嗜货者。其後京兆尹将饰官署,余往过焉。委群材,会群工,成执斧斤,或执刀锯,皆环立向之。梓人左持引,右执杖,而中处焉。量栋宇之任,视木之能举,挥其杖,曰“斧!”彼执斧者奔而右;顾而指曰:“锯!”彼执锯者趋而左。俄而,斤者 ,刀者削,皆视其色,俟其言,莫敢自断者。其不胜任者,怒而退之,亦莫敢愠焉。画宫於堵,盈尺而曲尽其制,计其毫厘而构大厦,无进退焉。既成,书於上栋曰:“某年、某月、某日、某建”。则其姓字也。凡执用之工不在列。余圜视大骇,然後知其术之工大矣。
继而叹曰:彼将舍其手艺,专其心智,而能知体要者欤?吾闻劳心者役人,劳力者役于人。彼其劳心者欤!能者用而智者谋,彼其智者欤!是 足为佐天子相天下法矣,物莫近乎此也。
彼为天下者,本于人。彼佐天子相天下者,举而加焉,指而
点此下载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
“yxzyw2002”
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辽宁省抚顺市2012年中考语文试卷 通用
辽宁省大连市二十四中2011-2012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试题..
辽宁省大连24中2011-2012学年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人教..
2012年辽宁省丹东市初中毕业生毕业升学考试语文试卷 人教版
辽宁省沈阳市2012年中考语文试题 语文版
辽宁省盘锦市第二高级中学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
辽宁省盘锦市第二高级中学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
辽宁省丹东七中2012届九年级中考三模语文试题 人教版
辽宁省丹东七中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九年级语文试卷 ..
辽宁省丹东七中2012年中考二模语文试卷 人教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