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一面》教案设计

引言及背景介绍。
同学们,在人的一生中会有许多短暂的邂逅,但由于时间短暂,有时会形象模糊,有时会踪迹全无,而那留在记忆深处,往往都是人生的精华!那么今天,我们就用心感受一下,作者阿累那一段刻骨铭心的往事,去倾听他向我们讲诉那异常珍贵的一面吧。
鲁迅逝世前四年,即1932年,怀着对无产阶级的坚定信念,他写了一系列文章,痛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走狗对苏联无产阶级革命的诽谤。并亲自翻译,介绍苏联无产阶级革命文学。1936年10月19日凌晨,在上海逝世,作者正是怀着这种悲痛的心情,以饱含深情的笔触,回忆了1932年秋天,在上海内山书店见到鲁迅先生的情景。
速读全文,找出文中表时间的词语。
本文记叙的顺叙是怎样的?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顺序;表时间的词:1932年秋天,一天中午,还要等半个钟头的样子,这事到现在已经隔了四年)
本文记叙的是谁见谁一面?为什么以“一面”为题?
(A、阿累见鲁迅先生一面;
B、一方面造成悬念,引起读者思索,吸引读者;另一方面突出主题,表时间的短暂,却能留下异常深刻的印象,无比巨大的精神力量,可见鲁迅精神感人之深。)
讨论归纳本文的中心事件。
(时间:1932年秋天的一个中午   地点:内山书店  人物:鲁迅先生、“我”、内山老板  事件:鲁迅先生荐书、赠书   起因:“我”到内山书店等车、躲雨
经过:“我”渴望得到鲁迅译得《毁灭》,却无钱购买  结果:鲁迅低价卖书并赠书给“我”)
小结。
作者阿累当时只是上海英商汽车公司的一个普通汽车售票员,可鲁迅先生却能够亲自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