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题,约9670字。
福建省漳州市2011-2012学年下学期期末教学检测
高一语文试题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古代诗文阅读(30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
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总角之宴, 。(《诗经•氓》
(2)一觞一咏, 。(王羲之《兰亭集序》)
(3)狗吠深巷中, 。(陶渊明《归园田居》)
(4) ,歌窈窕之章。(苏轼《赤壁赋》)
(5)到了颓圮的篱墙, 。(鲁迅《纪念刘和珍君》)
(6)夏虫也为我沉默, !(徐志摩《再别康桥》)
(二)文言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6题。(18分)
鸿门宴
司马迁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樊哙曰:“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于是遂去。乃令张良留谢。良问曰:“大王来何操?”曰:“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会其怒,不敢献。公为我献之。”张良曰:“谨诺。”当是时,项王军在鸿门下,沛公军在霸上,相去四十里。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沛公谓张良曰:“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2、下列对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杀人如不能举 举:尽 B、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王:称王
C、会其怒,不敢献 会:恰逢 D、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度:估计
3、下列句子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句是( )(3分)
例句:大王来何操?
A.具告以事 B.而今安在哉
C.固一世之雄也 D.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4.下列句子中,全能直接表现樊哙“忠勇”的一组是( )(3分)
①臣请入,与之同命 ②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 ③壮士!能复饮乎?
④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⑤樊哙从良坐 ⑥此亡秦之续耳
A. ①②⑤ B.③④⑥ C.①②④ D.④⑤⑥
5.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樊哙带剑拥盾闯入军门,用盾撞击卫士;“卫士仆地”这一细节,既表现了他力气大又说明他来势凶猛。
B.听了樊哙闯帐后的一番慷慨陈词,项羽竟然无言以对,说明项羽对樊哙的言行感到愤怒,但碍于场面不好发作。
C.鸿门宴上,刘邦险象丛生,随时都有身首异处的可能,但紧要关头项羽却迟迟不忍下手,给了他一个逃生的机会。
D.樊哙作为刘邦手下的一员武将,作者写他再鸿门宴上既有忠勇的行为,又有精彩的说辞,形象极为丰满。
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6分)
(1)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3分)
译文:
(2)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3分)
译文:
(三)诗歌阅读(6分)
7、阅读下面一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6分)
移居其二
陶渊明
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
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
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
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
此理将不胜,无为忽去兹。
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欺
①本诗写于作者辞官后。②将岂的意思。③胜:美好。④无为忽去兹这种生活的确很美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