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75380个字。

  2012~2013学年度七年级上册语文生本课堂导学案
  第一课在山的那边
  学习目标  
  1 理解、积累“痴想、隐秘、诱惑、喧腾”等词语。
  2、初步了解诗歌常识。反复朗读,理解诗歌蕴含的哲理。
  3、领会诗中“山”与“海”的艺术形象蕴含的意味,培养欣赏诗歌的能力。  
  4、品味诗歌语言,感悟诗中的思想感情。

  学习过程:
  前置作业
  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然后解释词义:
  凝成(  )____________诱惑(  )____________
  一瞬间(  )___________隐秘(  )____________
  喧腾(  )____________痴想(  )____________
  2、听读课文录音,跟读,想像诗歌中具有审美意义的艺术形象,整体感知诗歌内容和思想感情
  3请说出对诗歌意旨的理解。
  课堂探究
  4、学生研读诗歌,提出理解中的疑难诗句,小组合作探究:
  ⑴ “隐秘的想望”指什么?为什么说“隐秘”?
  ⑵ 怎样理解“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
  ⑶ “我常伏在窗口痴想”中“痴想”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⑷ “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是什么意思?
  ⑸ “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指什么?为什么说是“飘来的”?
  ⑹ “因为我听到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来/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这些诗句是什么意思?
  5、再探
  ⑴ “在山的那边,是海”,对这个“山”字,“我”小时候理解的和今天的理解有什么不同?
  ⑵ 诗人领悟妈妈所说的“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不是自然界的海,那么,什么是“信念凝成的海”?诗中有没有回答这个问题?
  ⑶ 读第一部分,你觉得小时候的“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⑷ 结尾表达的信念,如果用议论语言该怎样表达?“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蕴含着怎样的意味和感情?
  ⑸ 有人说,这首诗在艺术上波澜迭出,紧扣人心,结合阅读体验说说你的理解。
  2012~2013学年度七年级上册语文生本课堂导学案
  第2课走一步,再走一步
  学习目标
  1、理解、积累“啜泣、纳罕、迂回、训诫、瘦骨嶙峋、小心翼翼”等词语。
  2、 学习多角度探究课文内容的阅读方法,培养创造性阅读的能力。
  3、鉴赏课文中由事推理的感悟美。 在阅读中感悟和思考生活哲理,激励战胜艰难险阻的勇敢精神。
  学习过程
  前置作业
  1. 根据拼音写出词语并解释:
  ① lín xún(  )_________;② c huò qì(  )________;
  ③ dà hǎn(  )_________;④ sǒng lì(  )_________;
  ⑤ níng shì(  )__________;
  2.学生读课文,思考:
  ⑴ 从课文内容看,标题“走一步,再走一步”是什么意思?
  ⑵ 在人生道路上,面对困难,“走了一步,再走下一步”是什么意思?
  ⑶ 一个巨大的困难分成“一步一步”,是什么意思?
  课堂探究
  1、小组合作研讨,多角度探究文意:
  ⑴ 石架大约7米高,扛梯子把孩子抱下来要保险得多,也简单得多,父亲为什么不这样做?他的办法有什么普遍意义?
  ⑵ 哪些地方写到杰利,请一一加以评论。
  ⑶ 请评论四个孩子的行为。
  ⑷ 假如“我”的父亲没有来,你作为“我”的同学,将怎么办?
  ⑸ 假如你是“我”,孤身一人在悬崖上,将怎么办?
  2、阅读课文选段,回答文后问题。
  ①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暮色开始四合。……
  ②暮色苍茫,天上出现了星星,悬崖下面的大地越来越暗。……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