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9940字。
2012年秋高三年级9月月考语文试卷
命题人:汪春华 审题人:蔡文涛 韩挚琼
一.语文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菲薄(fěi) 绯红(fēi) 挨打(ái) 尘埃(ái)
B.寥落(liáo) 涸辙(hé) 纽扣(niǔ) 忸怩不安(niǔ)
C.踌躇(chóu chú) 惩创( chuāng) 彳亍(chí chú) 叱咤风云( zhà)
D.噩耗(è) 山阿(ē) 浸渍(zì) 载人航天(zǎi)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喋血 屠戮 不惮 歌声渺茫 B.洗绦 袅娜 寂寞 桀骜不驯
C.观注 荤腥 攒射 阴谋鬼计 D.竞争 和霭 笙箫 婆娑起舞
3.下列句子中,没有病句的一项是( )
A.据悉,一种新型的袖珍电脑将亮相本届科博会,它采用语言输入、太阳能供电,具有高雅、时尚、方便、环保的功能和作用。
B.依据欧洲银行已完成的压力测试结果显示,各国接受测试的91家大小银行,只有7家未能符合规定的6%的一级资本比率。
C. 老北京四合院处于皇城天子脚下,受到等级制度的严格约束,在形制,格局方面难免会千篇一律,显得呆板而缺乏创意。
D. 大型情景剧音舞诗画《天安门》,一开场就采用“幻影成像”与舞台真人的互动,营造远古“北京人”穿越时空向人们跑 来。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某市两家报社相继推出的立体报纸受到广大市民的热烈追捧,更多的立体报纸呼之欲
出,可能会成为当地报业的一种发展趋势。
B. 一项对大学毕业生发展状况的调查表明,无论他们在校成绩多么优秀,走上工作岗位后都将面临各种挑战,需要用勤奋、智慧与坚韧去应对。
C. 五四时期,革命青年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奔走呼号,奋不顾身,表现出高尚的爱国情操和不屈的斗争精神。
D. 出色的庄稼汉,干练的机械师,枪法如神的士兵,妙笔生花的作家,他们都值得我们敬佩。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再别康桥》《雨巷》《大堰河——我的保姆》《春江花月夜》《长恨歌》,分别是徐志摩、戴望舒、艾青、张若虚、白居易的诗作。
B.《左传》的作者,相传是鲁国的史官左丘明。《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详细完整的国别体历史著作,为“十三经”之一。因为《左传》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说《春秋》而作,所以它们又被称作“春秋三传”.
C.《孔雀东南飞》《包身工》《窦娥冤》《山羊兹拉特》文体分别是乐府诗、报告文学、元杂剧、小说。
D. 《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著作,集中表现了孔子的思想,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为“四书”。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联觉,是指各种感觉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影响,是一种感觉兼有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联觉最常见的现象是通过温度、形状、气味、声音或味道感知色彩。比如,红、橙、黄。类似于太阳和烈火的颜色,往往引起温暖感,是一种暖色。蓝、青、紫,类似于碧空和寒水的颜色 ,常常引起寒冷感,是一种冷色。前者是进色,给人向前方突出的感觉;后者是退色,给人向后方退让的感觉。色调的浓淡也使人产生远近之感:深色调使人感到近些,浅色调让人感到远些。
联觉是一种真实稳定的感受。最初,人们认为联觉不过是对儿时的认知记忆和联想。也有人认为,当一个人说数字5是红色、数字6是绿色的时候,这种联觉描述是一种比喻形式。但是,都无法解释为什 么只有一部分人拥有联觉能力。于是,科学家开始提出也许这种现象可以从生物学上得到解释。有研究者认为,这种紊乱现象是由大脑中最原始的边缘系统,或者说主管情绪的大脑区域造成的异常活动。这是一种所有人都会产生的现象,只不过一些人对此有意识。西班牙实验心理学研究员阿莉西亚•卡列哈斯说:“建立在客观数据基础上的所有理论都认为,联觉现象是因大脑不同区域之间存在额外联系而造成的。”
利用磁共振进行的研究似乎可以证实以下的假设:对于正常人来说,当看到数字和字母时,大脑中与形状处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