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册第三单元测试题
襄樊市三十三中 郭蕾
单元练习(三)
一、下列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老爷明日坐堂,只官虚张生势,动文书,发签拿人。
B. 雨村便殉情枉法,胡乱判断了此案……
C. 你有多大的能耐,就敢排揎起洋人来?
D. 我生平最恨的就是这班刁民,动不动聚众滋事,夹制官长。
2、加点的字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存殁(mò) 婢女(bēi) 夙孽(liè) 乡宦(huàn)
B、绰起(chuō) 诈称(zhà) 扶鸾(nuán) 捺定(nà)
C、行栈(háng) 校场(xiào) 排揎(xiān) 弹压(dàn)
D、罗唣(zào) 拙才(zhuō) 僭谈(jiàn) 忖度(cǔn)
3、对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详至案下(上报) 倚财仗势(仗、靠) 永不变更(更换)
B、恃才放旷(依仗) 相时而动(观察) 恪遵功令(恭敬)
C、斯文骨肉(儒雅) 修短由天(修理) 甘拜下风(甘愿)
D、大事渲染(作) 偃旗息鼓(放倒) 狼狈不堪(能忍受)
4、对下列各句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是( )
①我们上了轮船,离开栈桥,在一片平静的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处。
②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
③你生平从来没有干过一桩可羞的事情——从来没有。
A、拟人 夸张 反复 B、比喻 夸张 反复
C、比喻 拟人 反复 D、拟人 夸张 反复
5、下列作家、作品、朝代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罗贯中 《杨修之死》 元末明初
B、曹雪芹 《葫芦僧判断葫芦案》 明朝
C、李宝嘉 《制台见洋人》 清末
D、冯梦龙 《俞伯牙摔琴谢知音》 明末
6、下面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当的一句是 ( )
A. 仙都石笋是大自然的造化,真是巧夺天工,令人赞叹不已。
B.市场上挂着“绿色食品”标志的商品有可能鱼目混珠,不一定是真正的绿色食品。
C. 为加强对未成年人的保护,有关部门规定:对擅自接纳未成年人的网吧,一律停业整顿,此举绝非小题大做。
D.对如何造就语文素养,您还有何见教,在下洗耳恭听!
7、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经过专家的心理辅导,使我们的抗挫能力大大提升。
B.让学生更好地学,学得更好,正是实施新课程的根本目的。
C.小溪那弯弯的倩影,潺潺的乐音,时时浮现在我的眼前。
D.能否切实加强校园周边环境的整治,是关系到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