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鉴赏古典诗词中的形象
江苏省沛县中学  郑丽波
教学内容:鉴赏古典诗词中的形象
形象是作品中的最基本的东西,是读者首先从作品中看到的、感触到的。
古典诗词中的形象与一般小说、戏剧中以人物为主的形象有所不同,它既可以是人物形象,也可是景象,或具有一定象征意义的事物。可从下面几个方面略作分析:
  一、人物形象  
(一)知识概览
古典诗词中的人物形象一般包括诗人的形象(或称为抒情主人公)和诗人以外的特定的人物形象。前者如《春夜洛城闻笛》中的抒情主人公——李白的形象,后者如贾岛的《题李凝幽居》中李凝的隐者形象。这些人物形象一般不如小说中的形象丰满、完整,它可以是人物的一个神态、一个动作、一个微妙的心理变化,或一组人物的语言、声音,或是一个典型的细节,等等。通过精当的描写,以简练的笔法刻画人物的形象,表现人物的性格,反映人物的思想感情。而这些形象往往以片断的形式表现出来,它需要读者以自己的想象去进一步补充。
(二)命题角度:
  1、分析人物形象的见闻、言行、心情、品质、追求等,对于诗人以外的特定的人物形象,会再加上人物的身份类别判断;
  2、分析塑造人物的方法技巧、语言特点以及对该形象的评价等。
  (三)典型题解
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问:诗人通过诗句展现了一个怎样的形象?
答:苍茫的烟雨和孤峙的楚山,烘托出诗人送别时凄寒孤寂之情,更展现出诗人的开朗胸怀和坚强性格,诗人这里以晶莹透明的冰心自喻,表明了诗人心地明净纯洁,不受功名富贵的牵扰。
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独坐敬亭山  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请从“以动写静”的角度,分析诗歌是怎样把读者带进“寂静”的世界,同时勾画出诗人怎样的形象。
答:此诗写独坐敬亭山时的情趣,正是诗人带着怀才不遇而产生的孤独与寂寞的感情,到大自然怀抱中寻求安慰的生活写照。答案要点:“众鸟”飞尽,“孤云”飘远,诗人通过眼前之景,创设了一个寂静的自然世界,勾画了诗人孤独寂寞的形象。
3、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点绛唇  李清照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有人来,袜划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本词是李清照早期的一首词,描绘的是她早年的生活,试分析这首词所塑造的人物形象。
答:第一句是动作描写,写出了少女的活泼快乐的形象,第二句是神态描写,展现了人物娇媚的风姿,第三句写少女见人来含羞躲避的情状,第四句是细节描写,在“走”与“回首”的矛盾和“却把青梅嗅”的掩饰中展现了想见又怕见的微妙复杂的心理。词中塑造了一个活泼娇媚、天真纯洁,感情丰富又略带几分矜持的少女形象。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