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观舞记
福州第十九中学 林怡
2004年5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印度舞蹈的特点,了解舞蹈是以身体、神态、服饰表现内容的。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和能力。
3、情感与体验:鼓励学生初步形成自己的审美观、价值观。
教学重点:
1、 欣赏本文优美生动的舞蹈艺术描写。
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学习《观舞记》的写法,用生动的描写记录一场精彩的舞蹈。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设计:

一. 导入新课,激发热情。
以舞导入 :利用多媒体放映印度舞蹈,展示美丽、华贵的印度服饰;活力四射的印度舞蹈;神奇、绮丽的印度风情,让同学们产生浓厚的兴趣,很快进入兴奋状态。 (幻灯片、多媒体)
提问: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什么,干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入新课的学习。让学生明确作者是谁,观谁的舞蹈。 (幻灯片出示作者资料)
二.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朗读课文后,谈谈初读的体会。 (幻灯片出示问题,学生讨论回答,幻灯片出示参考答案)
1、 印度舞美吗?卡拉玛姐妹的舞蹈中怎样体现了印度舞蹈特征?
明确:印度舞蹈具有强烈的宗教色彩:“台中间小桌上供奉着一尊湿婆天的舞像,两旁是燃着的两盏高脚铜灯,舞台上的气氛是静穆庄严的。”卡拉玛姐妹的舞蹈就是以此为背景的,表现了鲜明的民族特色。
2、印度舞的“美”,在卡拉玛姐妹的舞蹈中,是如何体现出来的?
明确:她们以身体、神态、服饰来表现舞蹈的“飞动的‘美’”:
光艳:秀丽的面庞;能说万千种话的一对长眉,一双眼睛。女性的妩媚不仅表现在美丽的五官,更多地表现在眉目之间。未舞先有光彩先有情。
曼舞:长眉、妙目、手指、腰肢、髻花、褶裙、细步从“轻云般慢移”到“旋风般疾转”。
神韵:印度舞蹈大多表现宗教故事,卡拉玛姐妹以神采飞扬的舞姿传神地表现了“离合悲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