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4350字。

  《安塞腰鼓》课堂实录
  上《安塞腰鼓》之前,看了王君老师的博文《单元小结:语文静悄悄》,看到以下文字:
  教《白杨礼赞》,我把它定位为写作型文本。我说茅盾是王老师最好的学生。你看,他特别听话,平时老师在教你们应考作文时候提到的那些要点,茅盾同学全做到了:比如反复点题呀,比如排比句的应用啊,比如先抑后扬啊,比如先形象后精神啊……孩子们都乐疯了。其实我自己不是很喜欢《白杨礼赞》这样的一本正经声竭力嘶的文本。但是把它作为象征写作的入格文章,还是可以的。没有十全十美的文本,就好像没有十全十美的人,我们就教它的优点就可以了。
  我细细琢磨,觉得《安塞腰鼓》和《白杨礼赞》一样,也是属于写作型的文本,不如依葫芦画瓢,拿人家先进经验为我所用。
  课堂上,活学活用;博客上,现学现卖,是有此“课堂实录”(两节课连上)。担心我这小和尚把王君老师的好经念歪,所以今晚吃饭不多,准备好了足够的肚量来装大家的批评——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况且,我也不是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遭“炮轰”了,用沃夫法则的道理解释,成了一粒“铜豌豆”了。
                   《安塞腰鼓》课堂实录
  一、导入我有趣
  师:看大家迷迷糊糊的样子,就知道中午没有休息好。来吧,我们先一起玩个游戏。同学们用双手拍打桌面,开始的时候可以随便打,一分钟后根据老师的手势找到班级共同的节奏,和着节拍拍打。
  (学生异常兴奋,激烈地拍打桌子,教室里一片响。教师用手势统一拍打节奏,教室里的“隆隆、隆隆”越来越响,越来越强,直至整齐划一,保持整齐节奏拍打一分钟,然后骤然喊停。)
  师:现在我们交流一下游戏的感受。
  生:我感觉自己不由自主地被带入了统一的节奏中。
  生:我也是,当我打错节奏的时候,我觉得非常尴尬。
  生:当节奏整齐划一的时候,我觉得我和大家的心连在了一起,好像连呼吸都是一致的。
  生:我感觉耳朵里隆隆作响,听不见任何其他声音,好像教室的墙壁都在隆隆作响。
  生:当突然停下来的时候,我觉得感觉怪怪的,不适应,觉得这个世界很陌生。
  生:对,就像做了一个梦,突然被惊醒了,但是心思还是停留在梦境中。
  生:我想起了小时候我们打腰鼓,也是按这个节奏。
  师:对啊,老师就是想通过这个游戏,叫你们找到打腰鼓的感觉。不过,我们今天要看的腰鼓表演,不是我们在学校小舞台上演出的那种,而是在黄土高原这个天地大舞台上演出的安塞腰鼓。闭上眼,想象黄土高原的情境。
  (学生闭眼想象)
  师:黄土高原地广人稀,交通不便,因此人们渴望在集体艺术中寻找与人的沟通;黄土高原沟壑纵横,辽阔苍凉,因此造就了人们豪迈奔放的性格;黄土高原有着厚厚的黄土,孕育了激昂奔放的安塞腰鼓,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造一种艺术,让我们随着课文朗读,去感受安塞腰鼓那力量的奔腾,生命的升华!
  二、听读我有感
  (播放课文朗读)
  师:说说你听了课文朗读后的感受。
  生:声嘶力竭,好像他在用整个身体朗读。
  生:惊天动地,气壮山河,我觉得我的耳朵也在隆隆作响。
  生:粗犷豪放,节奏感强,就像打鼓一样。
  生:我感觉到心灵在振动,生命在升华。
  生:我注意到读到“当它戛然而止的时候”,朗读的背景音乐也
  停下了,因此对比很强烈。
  生:对啊,就像我们拍桌子突然停下来时一样,真是有一种陌生
  的感觉,作者的描写真实细腻。
  师:你们听得认真,感得准确,一句题外话,你们觉得,陈烊文
  和周元这两位广播站的播音员谁更适合朗读这篇文章?
  生:肯定是陈烊文,周元的声音太甜美了,读《观舞记》还差不
  多。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