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300字。
《童趣》集体备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理解并积累“明察秋毫”“风声鹤唳”“怡然自得”“庞然大物”等成语,品味文中的精彩语句。
2.初步了解古文与现代文的异同词,掌握学习古文的规律。
3.体会文章中细致观察的作用及联想和想象的用法。
过程与方法
1.学习诵读文言课文(试着划出语音停顿,节奏分明地朗读),体会文言文朗读的情感与语调。
2.学生反复诵读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中的童真和童趣。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学习用天真烂漫的童心细致观察事物,增加生活情趣。
2.让学生体会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熟读并背诵课文,理解和积累有生命力的文言词语。
【教学难点】积累文言词句,感悟“物外之趣”。
【教学方法】朗读结合小组交流班内讨论
【学生课前准备】读课文三遍,口译并找出不懂之处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回忆童年,心驰神往,同学们觉得最好玩得是什么?(生可畅所欲言,借此激发兴趣)。
童年的趣事,能勾起我们无穷尽的想象,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清代文学家沈复的短文《童趣》,或许能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奇思妙想。
二、指导诵读
学习文言文最重要的方法是诵读,诵读的要求:一是读准字音;二是读清句读和停顿;三是读出语气和感情,诵读本课要读出轻松、愉快、自得其乐的语气来,还要注意根据文字展开想象。
1、通过各种方式朗读课文:
⑴选择自己的阅读习惯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⑵同桌以“一听一读”的方式合作学习。
正音:
童稚(zhi)拟作(ni)藐小(miao)鹤唳云端(he li)
土砾(li)沟壑(he)怡然(yi)凹凸(ao tu)
2.指定一生读,正音。其他同学在听读的过程中,说说哪些句子读来不顺畅?应该怎么读才好?(初步感知停顿)
要注意正确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
(1)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2)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3)昂首观之,项/为之强。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
3.读准字音仅仅是文言文的初步的要求,是拿到一篇文言文首要解决的一步。但文言文还有更高的朗读要求:
平稳──字字珠玑
舒缓──疏通词句承接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