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A卷)
说明: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2分)
一、(30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臣闻求木长(zhǎng)者 必浚(jùn)其泉源
B.况于明哲(zhé)乎 塞(sài)源而欲流长(chǎng)也
C.则思谦冲自牧(mù) 则思三驱以为度(dù)
D.则思正身以黜(chù)恶 虑雍(yōng)蔽
2、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
A.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师:老师。
B.师道之不传久矣 道:风尚。
C.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道:道理。
D.余嘉其能行古道 嘉:奖励。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句是( )
A.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 B.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C.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 D.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同
4、对下列句中加点的“以”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斯亦伐根以求其木茂 ②振之以威怒 ③则思谦冲以自牧 ④董之以严刑
A.①②用法不同 B.③④用法相同
C.①③用法不同 D.②④用法也不同
5、下列句中加点的之字指代的内容,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驼闻之,曰:“甚善。” 之:指代乡人号之“驼”。
B.有人问之对曰:“囊驼非能使木寿且孽也。” 之:代囊驼善种树的原因。
C.虽曰爱之,其实害之 之:指代所植之树。
D.鸣鼓而聚之,击木而召之 之: 指代乡里其他种树的人。
6、下列各句中关于通假现象的解说,不恰当的一句是( )
A.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 蕃:通“繁”。
B.蚤藻而绪,蚤织而缕 蚤:通“早”。
C.吾问养树,得养人术 术:通“数”。
D.字而幼孩,遂而鸡豚 而:通“尔”。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课文选段,完成7——10题。
古人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告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7、下列句中,“孰”的意义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 )
A.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B.孰知赋敛之素有甚于蛇者乎?
C.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