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小题,约10350字。
福建省晋江市季延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
(分值:150分时间:150分钟)
一、古代诗文阅读(43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及语基选择题(22分)
1.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0分)
⑴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列坐其次。(《兰亭集序》)
⑵,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⑶,草色入帘青。(《陋室铭》)
⑷乱石穿空,,。(《念奴娇•赤壁怀古》)
⑸_______________________,铁骑突出刀枪鸣。(《琵琶行》)
⑹山原旷其盈视,。(《滕王阁序》)
⑺想当年,,。(《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8) _____ ,形影相吊。(《陈情表》)
2.《先秦诸子散文》语基选择题(12分,每题2分)
(1)下列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孔子过之而罢三军之师B.其如是,孰能御之其横逆由是也
C.杀鸡为黍而食之必不得已而去D.何以利吾国以告者过也
(2)下列加点的词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A.子路从而后B.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C.所以动心忍性D.王亦曰仁义而已矣
(3)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自见者不明B.置之其坐
C.诸侯危社稷,则变置D.(樊迟)问知
(4)下列句中,加点字词不属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A. 贤贤易色B.征之色,发于声,而后喻
C. 天下大水D.是以圣人犹难之
(5)下列与“不吾知也”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B.子何为者邪
C.孟子遇于石丘D.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
(6)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起予者商也起:站起来B.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三:三次
C.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反:类推D.由也兼人,故退之退:后退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3—6题。
献县近事
(清)纪昀
理所必无者,事或竟有;然究亦理之所有也,执理者自泥古耳。
献县近岁有二事:一为韩守立妻俞氏,事祖姑至孝。乾隆庚辰,祖姑失明,百计医祷,皆无验。有黠者绐①以刲肉燃灯,祈神佑,则可速愈。妇不知其绐也,竟刲肉燃之。越十余日,祖姑目竟复明。夫受绐亦愚矣,然惟愚故诚,惟诚故鬼神为之格。此无理而有至理也。
一为丐者王希圣,足双挛,以股代足,以肘撑之行。一日,于路得遗金二百,移橐②匿草间,坐守以待觅者。俄商家主人张际飞仓皇寻至,叩之,语相符,举以还之。际飞请分取,不受。延至家,议养赡终其身。希圣曰:“吾形残废,天所罚也。违天坐食,将必有大咎。”毅然竟去。后困卧裴圣公祠下(裴圣公不知何时人,志乘亦不能详。士人云,祈雨时有验),忽有醉人曳其足,痛不可忍。醉人去后,足已伸矣。由是遂能行。至乾隆己卯乃卒。际飞故先祖门客,余犹及见。自述此事甚详。盖希圣为善宜受报,而以命自安,不受人报,故神代报焉。非似无理而亦有至理乎!
戈芥舟前辈尝载此二事于县志,讲学家颇病其语怪。余谓芥舟此志,惟乩仙联句及王生殇子二条,偶不割爱耳。全书皆体例谨严,具有史法。其载此二事,正以见匹夫匹妇,足感神明,用以激发善心,砥砺薄俗,非以小说家言滥登舆记也。汉建安中,河间太守刘照妻葳蕤锁事,载《录异传》;晋武帝时,河间女子剖棺再活事,载《搜神记》。皆献邑故实,何尝不删薙③其文哉!(选自《阅微草堂笔记•卷七•如是我闻一》)
【注】①绐(dài):哄骗,欺骗。②橐(tuó):口袋。③薙(tì):割除。
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执理者自泥古耳泥:拘泥B. 叩之,语相符叩:磕,敲打
C. 延至家,议养赡终其身延:邀请D. 讲学家颇病其语怪病:不满,指责
4.下列句子陈述的内容皆属于“理所必无者”的一项是()(3分)
①越十余日,祖姑目竟复明。②惟愚故诚,惟诚故鬼神为之格。③际飞请分取,不受。
④忽有醉人曳其足,痛不可忍。⑤醉人去后,足已伸矣。由是遂能行。
A. ①③⑤B. ①②⑤C. ②③④D. ②④⑤
5.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韩守立的妻子俞氏,千方百计为眼睛失明的祖婆婆医治、祈祷,都无效果,最后相信了一个奸黠的人的欺哄她,竟割自己的肉点灯,祈神保佑,祖婆婆的眼睛果然复明了。
B. 乞丐王希圣在路上拾得别人丢失的二百两银子,将钱如数还给主人,也不肯接受主人为他养老的建议,认为自己受苦是天意决定的,不可违逆,但他坚信自己行善一定会得到好报。
C.作者认为俞氏和王希圣之事都是看似不合常理,但探究起来却是含着至理的:善有善报,理所固然。
D. 作者认为戈芥舟修的县志,体例是谨严的,具有史学家的笔法。讲学家们责备他所记载的怪事恰可用来激发善心,砥砺薄情的俗风,并非小说家的胡编乱造。
6.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违天坐食,将必有大咎。(2分)
译:(2)盖希圣为善宜受报,而以命自安,不受人报,故神代报焉。(4分)
译: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
7.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6分)
观祈雨
(唐)李约
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②迎龙水庙前
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