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940个字。

  《桥之美》教学设计
  首山一中黄丽娜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了解作者喜爱桥的原因,学会欣赏桥在不同环境中的多种多样的形式和作用。
  过程和方法目标:
  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品味本文优美而富有意蕴的语言。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指引学生关注生活,关注自然,做生活的有心人。
  【教学重难点】
  品味本文优美而富有意蕴的语言。
  【课时安排】一课时。
  【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预习课文,会写生字、准确注音,排除字词障碍。
  2、借助网络或图书,查阅一些有关的图片资料或自己感兴趣的桥的知识。
  【教学过程 】               
  1、情趣导入
  我们先来个有奖竞猜,我给同学们出个谜语,最先猜出来的同学有奖品一份,“驼背公公,力大无穷,爱驮什么,车水马龙”。我们带着谜语竞猜的愉悦心情‘一起走进《桥之美》的学习中。
  2、了解作者,积累字词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作者吴冠中,(大屏幕播放作者介绍)
  明确:吴冠中(1919--2010)江苏省宜兴市人,是当代中国乃至世界画坛都具有极大的影响的画家。
  课前,老师让大家对本课的字词做了提前预习,下面老师就来检查一下同学们的预习的怎样。(使用电子白板考生字)
  明确:提问以本课的生字解词为主,随机安排
  3、整体感受,发现桥美。
  吴冠中是一位极具影响力的画家,那在画家眼里,桥美在哪里呢?让我们带着学案上未解的问题来再读课文(学生课前已预习过,采取朗读)。同学们把学案拿出来,集中精力听朗读。
  (朗读提示:注意语气、语速、语调及重音的把握)
  明确:对学生的朗读做适当评价
  就本组抽到的题展开研讨,统一答案,板书。
  小组展示
  (1)在作家看来,“桥”美在何处?并在书上标注出来。
  明确:桥的美而是缘于桥在不同环境中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作用
  (2)为了展现桥的美,文中列举了大量的例子,请按照文章的行文顺序将它们一一找出。
  明确:作者列举了乌镇苇丛中的石桥;江南乡间细柳下的石桥;水天间的长桥——颐和园的仿卢沟桥、苏州的宝带桥;形式独特的广西、云南、贵州山区的风雨桥;以及《清明上河图》中的桥、人造索桥,南京长江大桥、钱塘江大桥等。
  (学案一、二题的设计是让学生对文章有一个整体的感知与把握,同时也考察了学生的概括信息、提炼信息的能力。)
  阅读引导,理清说明顺序
  (①~③自然段)先指出在画家眼里,桥在不同环境中的多种多样的形式和作用就是“桥之美”。
  (④~⑤自然段)举茅盾故乡乌镇小河上的石桥和其他各种桥梁,说明桥之美。
  (⑥自然段)列举“反面”实例来具体说明桥之美的美学原理。
  (⑦自然段)总结全文,指出桥之美的关键。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