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4题,约14570字。

  济宁市实验中学高三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2012.10)
  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共7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班级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第II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Ⅰ卷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24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揖让yī      山岚lán       彤云tóng    满腹珠玑jī   
  B.阆苑làng    盛馔zhuàn     敛衽rèn     未雨绸缪miù
  C.咋舌zé      押解jiě       看护kān     戛然而止jiá
  D.孝悌tì      蹊跷qī        攻讦jié     麻痹大意pì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归根结底    旁征博引    莫衷一是    舐犊情深
  B. 察言观色    胜卷在握    美轮美奂    醍醐灌顶
  C.不名一钱    按步就班    出言无状    安份守己
  D.嘎然而止    针砭时弊    左递右盼    变本加厉
  3. 下列语段横线上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作为“梅兰竹菊”四君子之首,梅为历代文人雅士所_________。此刻,寺院周围庄重的红墙,是我们镜头画面中的中国红;_____________的雪花,是飘舞在空中的精灵;而晶莹如黄玉般的腊梅,暗香____________ ,___________遗世独立的佳人。
  A.钟爱     洋洋洒洒     浮动     好像
  B.喜爱     纷纷扬扬     浮动     犹如
  C.钟爱     纷纷扬扬     飘动     好像
  D.喜爱     洋洋洒洒     飘动     犹如
  4.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仿佛昨天才踏进校门,谁料倏忽之间,高中三年已经过去,吉光片羽,都为陈迹,令人唏嘘不已。
  B.“表现”在美国大概是万能的,作秀在咱们中国似乎也是万能的,作秀现象铺天盖地,作秀之说甚嚣尘上。
  C.泸州老窖以“1573年始酿”为噱头,结合其一贯的传媒优势势大力沉地撞击市场,在去年的媒体上一鸣惊人,掀起了——股飓风。
  D.迅速反映现实生活,高奏时代主旋律,为人民群众提供最好的精神食粮,这是文艺工作者责无旁贷的职责。
  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校车安全在成为公众关注焦点以后,山东省将在全省范围内对校车司机进行交通安全强化培训,以多种形式提高他们预防事故的意识和能力。
  B.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珍贵的精神资源,是与时俱进的活的文化,进一步弘扬 中华传统文化对把我国建设成文化大国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C.红富士苹果的栽培与管理对南方人可能会感到非常陌生,,但是对五十上下的烟台人,特别是这个年龄段的栖霞人来说却是很熟悉的。
  D.经过长达两年的等待,中国足球反赌案涉案人员包括原足球运动中心副主任杨一民在内,将在下周一开庭审理。
  6.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考生赶考,请携带您的有效身份证件和准考证(“居民身份证”、“军官证”、“文职干部证”或“军校学员证”),若无上述证件,将无法进入考场。
  B.古人云:“大智兴邦,不过集众思”。记得温总理曾说过“言路当开而不当塞”,只要领导干部把群众的意见当作“宝贝”,虚心听,广泛取,就是国之幸、民之幸。
  C.“三公消费”是指公款吃喝、公车私用和公费出国。问题难治,是官员头脑中的“官本位”意识。因此,根除官员头脑的官本位意识、特权思想,显得尤为重要。
  D.山东省旅游部门充分利用央视媒体,广泛进行“好客山东欢迎你”的旅游推介活动。这个活动有指导性、有时效性、有感召力,在宣传中提升了山东的形象。
  7.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初到江南,就碰上了梅雨季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朦胧的墨绿中,清晰地闪着点点火红的花朵,宛如一阕厚重、平和的弦乐声中,跳出了一管清脆、欢跃的笛音,给这雨后阴沉的清晨,增添了不少生气。
  ①空中还漂浮着若有若无的雨丝  ②清晨推窗望去,雨虽停了 ③但天顶上,浓云尚未散开,低低压着房檐  ④一夜枕上听雨,辗转不能成寐  ⑤院子中,一丛绿树被染得浓阴如墨  ⑥天地间弥漫着一层湿漉漉、静悄悄的青黛色雾霭
  A.④②①③⑤⑥      B.②④①⑤③⑥    C.④②③①⑥⑤   D.④①②⑤③⑥
  8. 下面是某校校庆前夕,四位校友发给联络办老师的短信,其中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获悉母校华诞,甚喜,届时定拨冗出席庆典,特此通知。
  B.因事务繁忙,恐难以按时光临母校参与庆典,深表歉意。
  C.虽身体欠安,但一定准时前往母校列席庆典,谨此奉告。
  D.因航班取消,故不能及时赶到母校参加庆典,敬请谅解。
  二、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9--11题。
  “守德”如何不再难?
  最近,社会道德领域的一些现象给人“冰火两重天”之感。吉林长春一家小馄饨馆的店主,收下乞讨老人捡的游戏币和圆铁片,照样送上热腾腾的馄饨;河南郑州卖馒头的老太7年“无人售馍”,顾客自觉“天下无贼”,使人感到暖流涌动。而一些老人倒地之后无人救助的场景、佛山“小悦悦”事件的伤痛,又让人颇觉寒意袭来。
  其实,在“冰火两重天”的表象背后,是更令人纠结的是“道德两难”问题。当道德面临现实风险,我们能否为道德埋单?如果见义勇为可能付出被诬陷的司法代价,老人倒下了扶还是不扶?如果救助伤者可能因救助不当被告上法庭,孩子被撞救还是不救?当经济快速攀升,社会急剧变迁,各种出人意料的道德事件像集束炸弹轰击传统道德理念,我们又该如何坚守道德底线,重构道德世界?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