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7小题,约8050字。
太 原 五 中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月考(10月)
高 二 语 文
(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卷纸上,否则无效)
一、古诗文阅读(28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4题。(共14分)
苏亮字景顺,武功人也。祖权,魏中书侍郎、玉门郡守。父祜,泰山郡守。亮少通敏,博学,好属文,善章奏。初举秀才,至洛阳,遇河内常景。景深器之,退而谓人曰:“秦中才学可以抗山东者,将此人乎。”魏齐王萧宝夤引为参军。后宝夤开府,复为其府主簿。从宝夤西征,转记室参军。宝夤迁大将军,仍为之掾。宝夤雅知重亮,凡有文檄谋议,皆以委之。寻行武功郡事,甚著声绩。宝夤作乱,以亮为黄门侍郎。亮善处人间,与物无忤。及宝夤败,从之者遇祸,唯亮获全。及长孙稚、尔朱天光等西讨,并以亮为郎中,专典文翰。累迁镇军将军、光禄大夫、散骑常侍、歧州大中正。贺拔岳为关西行台,引亮为左丞,典机密。
魏孝武西迁,除吏部郎中,加卫将军、右光禄大夫。大统二年,拜给事黄门侍郎,领中书舍人。魏文帝子宜都王式为秦州刺史,以亮为司马。帝谓亮曰;“黄门侍郎岂可为秦州司马,直以朕爱子出蕃,故以心腹相委,勿以为恨。”临辞,赐以御马。七年,复为黄门郎,加骠骑将军。八年,迁都官尚书、使持节、行北华州刺史,封临泾县子,邑三百户。除中书监,领著作,修国史。亮有机辨,善谈笑。太祖甚重之。有所筹议,率多会旨。记人之善,忘人之过。荐达后进,常如弗及。故当世敬慕焉。十四年,除秘书监、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寻拜大行台尚书,出为歧州刺史。朝廷以其作牧本州,特给路车、鼓吹,先还其宅,并给骑士三千。列羽仪,游乡党,经过故人,欢饮旬日,然后入州。世以为荣。十七年,征拜侍中。卒于位,赠本官。
(《周书•卷三十八》)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亮少通敏,博学,好属文 属:连缀。
B.魏齐王萧宝夤引为参军 引:引荐。
C.出为歧州刺史 出:离开京城到地方做官。
D.卒于位,赠本官。 赠:赠送。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①从之者遇祸 ②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B.①以亮为黄门侍郎 ②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C.①故当世敬慕焉 ②犹且从师而问焉
D.①欢饮旬日,然后入州 ②不然,籍何以至此
3.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2分)
A.苏亮自幼知识广博,通达机敏,特别善于起草奏章。最初他被举荐为秀才,到洛阳时遇见河内人常景。常景非常器重他。
B.魏国齐王萧宝夤很信任苏亮。萧宝夤建立府署时,苏亮曾担任府署主簿。萧宝夤西征时,他任记室参军。萧宝夤升任大将军后,苏亮仍然担任他的属官。
C.魏文帝之子宜都王式任秦州刺史,让苏亮担任司马。皇帝对苏亮说:“让黄门侍郎去当秦州司马,这是我爱子的意愿啊。他把你当心腹看待,你可不要恨我呀。”
D.苏亮为人机敏。他总是记住别人的善行,忘掉别人的过失,推荐称许后辈,常感未尽全力,因此同时代的人都敬重仰慕他。
4.把下面的文字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荐达后进,常如弗及。
(2)经过故人,欢饮旬日。
(3)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5—6题。(共8分)
天津桥①春望
雍 陶②
津桥春水浸红霞,烟柳风丝拂岸斜。
翠辇不来金殿闭,宫莺衔出上阳③花。
注:
①天津桥,桥名,位于唐东都洛阳城南洛水上。
②雍陶,晚唐诗人。
③上阳,指上阳宫,是唐初建于洛阳的宫殿,高宗、武则天、玄宗曾多次驾临此宫。毁于安史之乱。
5.本诗题为“春望”,诗的前两句,诗人描绘了怎样的春景?(4分)
6.“望”是这首诗的关键,全诗处处切合“望”字。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4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共6分)
7.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6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