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小题,约6000字。答案扫描。
山东诸城市
2013届高三10月月考
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2.答卷前,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座号、考号分别填涂在答题卡及答题纸的相应位置。
第I卷(选择题,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
A.幽僻/譬如 翘首/翘尾巴伎俩/技高一筹
B.缉私/稽查 捭阖/柏油路 磕头/不落窠臼
C.炮烙/贿赂 骁勇/刀削面污秽/百喙莫辩
D.案牍/渎职 胡诌/文绉绉折本/损兵折将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邦交陨落 金剐钻 常年累月
B.搏弈缱绻 挖墙脚 深居简出
C.告罄 历练 程式化 出奇制胜
D.诤友嬗变 大杂会 纷至沓来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上级已经下达了命令,虽然时间紧,任务重,我们也必须为之。
②修改病句应根据原句的症结,在尽量保持原意的条件下,采用的办法。
③太阳黑子又进入集中爆发期;我国天文学家从去年8月就开始密切太阳活动。
A.勉励简捷观测 B.勉力简捷监测
C.勉力简洁监测 D.勉励简洁观测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张炜创作的450万字的鸿篇臣制《你在高原》,长篇累牍地描绘了广阔的社会风貌,获得了第八届“茅盾文学奖”。
B.“3•11”东日本大地震发生一周年之际,日本各地纷纷举行了悼念议武,举国上下哀鸿遍野,沉浸在悲痛之中。
C.“厚德”这一北京精神源远流长,建城三千多年、建都近千年的悠久历史,培育了北京人厚德载物的胸怀和品格。
D.目前国内整形机构的水平良莠不齐,做整形手术风险很高,据统计,美容整形业连续三年成为消费者投诉的热点。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为了避免地方电视台相亲节目、娱乐节目的不再泛滥,国家广电总局多次发文干预,但收效甚微,毕竟,这些节目迎合了部分观众的媚俗需求。
B.权利部门应当善待媒体,善用媒体,信任媒体,以便使媒体更好地发挥引导社会热点,通达社情民意,搞好舆论监督的作用。
C.活性炭组成成分主要是木炭、各种果壳和优质煤等配置而成,通过物理和化学法对原料进行破碎、过筛、催化剂活化、漂洗、烘干和筛选等工序加工制造而成。
D.新婚姻法对房产权属这样解释:不管婚前婚后,如果由父母出资买的房子,登记在自己子女名下的,则认定这个财产,不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中国古典园林的动态美,首先表现在景物的动态上。一座面积有限、四面围墙的园林,难免给人一种凝固、闭锁的感觉,但造园家却能运用具有动势的造型艺术,使一座小园平添活力,俯仰成趣。比如一条弯弯的园林小路,因曲折而给人以蜿蜒向前的动势;那高高的尖塔,高耸着指向苍穹,仿佛在向上升腾。中国古典园林的建筑,如亭、廊、楼、阁,是庄重的、静止的,但为什么不让人感到沉闷、压抑呢?这就妙在中国古人创造了“飞檐”这种形式。它使房顶四角像飞鸟一样展翅欲飞。在屋脊和飞檐上又有龙、凤、麒麟、人物、飞禽走兽等饰物,以及瑞云、卷草这类纹饰,具有腾跃之美和天马行空之感。
中国古典园林叠山、理水以及建筑、花木的设置,都是力求营造山高水低、错落有致的空间变化,使得游人无论身在何处都能得到美的享受。在园中漫步,随着地形的起伏和建筑的高低错落,既可仰观亭台楼阁,也可俯视绿水红鱼,美不胜收。
造园强调有山有水,园以山奇,山因水活;山是静的,水是动的,二者结合,死山也就变活了。至于那流水的声响,更会使静静的园林充满生机。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常常是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山静泉流,水静鱼游,花静蝶飞,石静影移,都是静态形象中的动态美;而各种动势相互影响,又会产生某种张力,更加强了园林生机勃勃的动态美。这正是任何艺术门类都无法体现的综合艺术,它寄托着造园家潜在而热烈的动态追求。人们游赏一座封闭的园林,不会感到静止与凝滞,其原因就在这里。
中国古代构造园家们早就掌握了园林景观的时间性,使“良辰”和“美景”互相融合,使时间和空间互相交感,构成一个个动态的风景系列。随着春夏秋冬四季的推移,园林的景色也变化无穷,所以园林审美讲究季节的动态变化。事实上,季节变化之美在中国古典园林中是被有意识地突出和强化的,如扬州个园的四季假山,借助石料的色泽、叠砌的形体、配置的花木以及光影效果,使四季假山各有鲜明的季节特征,游园一周,如度一年;再如杭州西湖的造景,春有“柳浪闻莺”,夏有“曲院风荷”,秋有“平湖秋月”,冬有“断桥残雪”。
中国古典园林主要是借山水、花木、建筑等物质实体来表现造园家的审美理想,因此它是一种空间艺术。游人对园林的审美活动,总是通过静观与动观这两种不同的赏景方式进行的。适合静观的位置多在厅堂、轩榭、楼阁、亭台、古迹等处,这些地方往往视野开阔,景色迷人,文化底蕴深厚,宜坐宜留。当然,即使是相对静止的景物也因观赏角度的不同而面貌各异,正如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所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6.下列说法不属于“人们游赏一座封闭的园林,不会感到静止与凝滞”的原因的一项是
A.中国古典园林中众多动势的互相作用,强化了古典园林富有生机活力的动态美。
B.中国古典园林设计具“动静合宜,化静为动”的特点,体现了园林的综合艺术。
C.中国古典园林的构筑强调有山有水,山静水动,那活泼的流水增添了无限生趣。
D.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都力求营造“处处有美”的氛围,使人获得诗情画意之感。
7.关于“中国古典园林的动态美”,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古典园林的动态美,集中体现在景物的动态造型上。
B.方位变化多样性的设计,为中国古典园林增添了动态美。
C.园林静景与动景的巧妙搭配,增强了园林生机勃勃的动态美。
D.造园家们有意识地突出季节变化之美,构成了一个个动态的风景系列。
8.下面的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山静泉流,水静鱼游,花静蝶飞,石静影移,充分显示了中国古典园林以动衬静的设计创
意。
B.“柳浪闻莺”、“曲院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等自然景观使西湖呈现出季节变化之
美。
C.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是一种依赖山水,建筑等有形物质实体来表现造园家们审美理想的空间
艺术。
D.引用苏东坡的诗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意在说明静观园林所欣赏的是静
态美。
三、(12分,每小题3分)
关木匠传
关木匠,名廷福,少与诸匠伍,无所知名。
予族有佣,病死。佣亦豪族也,唆佣儿为证,以诉于官。廷福方持斧凿为人架屋回,闻之,夜入城。至旦,私呼佣儿饮,携出城可四五里,复与饮。佣儿醉,夜乃卧之破庙中。是日晡,县官讯两家狱,佣家仓促失其儿。县官曰:“若状言有子可证者,今安在?”佣家无以应。县官以为欺己,反得罪。明日佣儿还,事已定,无所用之。知为关廷福所为,予族大德之。里中乃始知有关廷福也。
里中柞林潭边,有麦田数百亩,初为予家有,有周姓者云是己产,连年构讼。予家厌讼,乃贱其直以与一霍姓者。于是两家大争,麦熟时,周乃觅勇士数十人往刈,周人刀梃备至,颠踣满野。正困苦时,廷福为人伐木回,过见之不平。大怒,持手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