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560个字。

  学会读书(第六单元)——《绿》学案
  备课:2012-10-8 上课:10月日主备:白卓审核:九语备课组九()班姓名:

  【学习目标】
  1.作者对美好境界的热情赞美和执着追求的思想感情。
  2.学习“移步换景”的写景方法。
  3.掌握读书动笔的基本方法。
  【基础平台•知识积累】
  一、知识链接:
  1.文学常识:
  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祖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后定居扬州,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有诗与散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等。
  2.字词积累:
  ①.踞:蹲。②.倏:极快地,忽然。③.皱()(xié):潭水泛起波纹,好像有花纹的绸缎(微微)皱折着。缬,有花纹的丝织品。④.挹(yì):舀,把液体盛出来。
  ⑤.尘()(zǐ):这里指杂质。⑥.蕴蓄:积蓄而未显露。
  ⑦.明()善():指明亮的眼珠善于左顾右盼。眸,本指瞳仁,泛指眼睛。睐,看,向旁边看。
  二、预习导航、
  1.为何要求我们要“读书动笔”?怎样进行“读书动笔”?参阅课本211页“读书动笔”
  2.常用的读书动笔的符号有哪些?参阅课本216页“圈点符号”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我。
  2)这个亭踞在突出的一角的岩石上,上下都空空儿的;在天宇中一般。
  3)那溅着的水花,晶莹而多芒;远望去,。
  4)梅雨潭闪闪的绿色招引着我们……便到了的潭边了。
  5)这平铺着、厚积着的绿,着实可爱。……只清清的一色——但你却!
  6)我曾见过北京什刹海拂地的绿杨……我怎么得出呢?
  7)——那醉人的绿呀!我若能……我从此叫你“”,好么?
  4.读课文《绿》,写出文章内容提要结构层次
  第一段:
  第二段:
  第三段:
  第四段:
  【合作探究•走进文本】
  1.这篇散文的“文眼”是什么?

  2.作者写景的立足点有几个?每个立足点写了什么景物?
  作者写三个景物:
  第一个观察点在,看到的是梅雨潭的景;第二个观察点在,写梅雨潭的;第三个观察点在,写梅雨潭的。不同地点,不同角度,写不同景物---“移步换景”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