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7400字。
三明一中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
高二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
一、默写(16分)
1. , 。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2. ,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 。
3. 既自以心为形役, ? ,知来者之可追。
4. ,烟光凝而暮山紫
5. , ;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轴。
6. ,秋水共长天一色。 , ;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7.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童。 , 。
8. 但以刘日薄西山, , ,朝不虑夕
二、课内句子翻译:(12分)
第二节 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第三节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第四节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
第五节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三、课外古文阅读(24分)
武昌九曲亭记
苏辙
子瞻迁于齐安,庐于江上。齐安无名山,而江之南武昌诸山,陂陁①蔓延,涧谷深密。中有浮图精舍,西曰西山,东曰寒溪,依山临壑,隐蔽松枥,萧然绝俗,车马之迹不至。每风止日出,江水伏息,子瞻杖策载酒,乘渔舟乱流而南。山中有二三子,好客而喜游。闻子瞻至,幅巾迎笑,相携徜徉而上,穷山之深,力极而息,扫叶席草,酌酒相劳,意适忘反。往往留宿于山上。以此居齐安三年,不知其久也。
然将适西山,行于松柏之间,羊肠九曲而获少平,游者至此必息。倚怪石,荫茂木,俯视大江,仰瞻陵阜,旁瞩溪谷,风云变化,林麓向背,皆效于左右。有废亭焉,其遗址甚狭,不足以席众客。其旁古木数十,其大皆百围千尺,不可加以斤斧。子瞻每至其下,辄睥睨终日。一旦大风雷雨,拔去其一,斥其所据,亭得以广。子瞻与客入山视之,笑曰:“兹欲以成吾亭耶?”遂相与营之。亭成而西山之胜始具,子瞻于是最乐。
昔余少年,从子瞻游,有山可登,有水可浮,子瞻未始不褰裳先之②。有不得至,为之怅然移日。至其翩然独往,逍遥泉石之上,撷林卉,拾涧实,酌水而饮之,见者以为仙也。盖天下之乐无穷,而以适意为悦。方其得意,万物无以易之,及其既厌,未有不洒然自笑者也。譬之饮食杂陈于前,要之一饱,而同委于臭腐。夫孰知得失之所在?惟其无愧于中,无责于外,而姑寓焉。此子瞻之所以有乐于是也。
注:①陂陁(pō tuó):不平的样子。②褰(qiān):卷起裤脚。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子瞻迁于齐安,庐于江上 庐:结庐,居住
B、要之一饱,而同委于臭腐 委:归,付
C、子瞻杖策载酒 杖:手杖
D、无责于外,而姑寓焉 姑:暂且
2、下列句中的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和现代汉语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幅巾迎笑,相携徜徉而上
B、譬之饮食杂陈于前
C、往往留宿于山上
D、一旦大风雷雨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山中有二三子,好客而喜游 蟹六跪而二鳌
B、往往留宿于山上 而相泣于中庭
C、其大皆百围千尺,不可加以斤斧 王语暴以好乐
D、一旦大风雷雨,拔去其一 其如是,孰能御之
4、下列对本文的解说,不当的一项是( )
A、本文语言明净,条理清晰,熔写景、叙事、抒情、议论为一炉,全文围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