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8220字。
2012年河南省中考语文试卷分析
A 2012年河南省中招语文试卷“积累与运用”部分的分析
本次中招语文评卷中,我们负责的是第一大题“积累与运用”部分3——7小题的评改。在改卷中,我们相邻几台电脑的平均分大致在15分多到16分多,这与抽样的10份试卷的平均分基本吻合。抽样的10分试卷加上前面的3个小题的平均分为20.4分,得分率为72.8℅。相对于前几年来说还是比较好的。下面以抽样试卷为例略作分析。
10份抽样试卷中,得分率比较高的是:第3小题词语的运用100℅,第5小题名著85℅,第7小题图文转换78℅,第2小题字形70℅,说明在词语的运用、名著阅读、图文转换等方面老师重视,学生学有所得。当然,也与今年的名著阅读题出的比较容易有关。
存在问题:
1.做得最差的是第6小题微型阅读,得分率只有56℅,此题之所以失分较多的原因是相当一部分同学没有掌握提取信息和修改病句的方法。
2.第4小题古诗文默写,得分率也只有58.75℅。修改病句连续二年没有出,有的老师重视不够,而古诗文默写得分率较低,则不能不说是痼疾了。古诗文默写的第(1)个小题,“亲贤臣,远小人”,大部分学生都很熟悉,但后半句“此先汉所以兴隆也”相当一部分学生就记不清了,添字、少字现象特别严重,有写“后汉”的,有写“此先汉之所以兴隆也”的。第(4)小题要默写的是与“酒”有关的句子,一些同学看都不看把两首诗中的名句写出来了。
综上所述,在以后的语文学习中,我们应注意以下方面:
一是要狠抓基础知识的落实。
字音、字形题、古诗文默写题的得分率都比较低,我们在平时就要抓好落实。特别是古诗文默写,我们不但要注意名句的默写,也要重视一些不名的句子。
二是要教给学生答题的基本方法。
比如第6小题,第(1)个是给新闻拟写一个标题,拟定新闻的标题,首先要找导语部分,然后在导语部分中再找出“人+事”或“对象+怎么样”来概括。修改病句要引导学生认真梳理病句的各种类型。
三是要告诉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功在平时。特别是名著,平时要多读名著,真正深入其中,就不会再出现曹雪芹的《水浒传》、鲁迅的《骆驼祥子》之类的笑话了。
四是要审清答题要求,规范答题格式。
如第6小题中第(1)个拟写新闻标题要求不超过16个字,第(2)小题要求写出修改意见,第7小题要求从下面两幅画中任选一幅,学生应当首先明确自己选的是哪一幅画,然后再从寓意、构思等角度来写推荐语。
B 记叙文阅读评析
2012年中招语文评卷已结束了,作为记叙文的评卷成员之一,我对这五个小题的得失分及评析做如下总结:
记叙文这五个题沿袭了河南中招记叙文题型的传承性,同时又有所创新。
第1题看似容易,但大多同学只能得1—2分,平均得1.8分。多数同学少要点,没有写出与男子拥抱、玩耍;有的没点明故事的影响,孩子的行为让男子有了活下去的信心,因此失1分。
建议:概括故事情节的题,要抓住主要人物、事件及影响或结果,语言要简练概括。
第2题是让回答题目作用,多数同学能答出桥的实指和引起读者兴趣这两点,但虚指义和“为全文营造美好的氛围”就答不出来,平均得分2.2分。原因是对全文主旨没把握住,本文落难的男子与善良的人们之间架起了一座人性之桥,是本文的主旨,是桥在水上的另一层含义。“为全文营造美好的氛围”这个答题要点则是凭借平时我们做记叙文阅读时的语感才能答出的。
建议:既要注意记叙文阅读的题目作用,又要在平时训练时多读善思,勤于总结,培养语感。
第3题一些同学能找出词语得1分,但有些同学找准了“绕住”“扑”这些词,但赏析时没有扣住,这是突出孩子的纯真善良,只得1分。原因是脱离具体语境去理解词语,没有从孩子的角度去分析他们动作是内心不嫌弃男了的表现;从男子的角度分析是他内心受到了深深的感动。
建议:人物的细节描写应扣准反映了人物的何种心理,而这种心理往往与文章的主旨有关。
第4题应该得满分,这也是这五题中分值最大的一题,但平均得3.1分。原因是有的同学只答形象而没举例,而有的同学还是答好几个方面的形象却只举一个例句。这个题失分说明:(1)没有审清要求,不结合全文,找出例句作答。(2)平时训练时没扣准人物评析要举例这个易错点。
第5题与以往中招题型相比有所创新,是记叙文阅读题的一个亮点。平均得分2.6分,这个题偏易,只要平时注意听、说、读、写多训练,且所写景物能与主旨遥相呼应,符合意境即可。
通过记叙文的评改,我有以下体会与建议:
1、记叙文阅读训练功在平时,备考时如能进行大量阅读训练,并把握住答题技巧,做到审清题目,要点不漏,扣清扣准,规范作答。
2、教师在备考时多研究中招试题动向,把握题型的稳与变,把好脉,多训练,多纠错,争取熟题型稳得分、得满分。
3、分要点作答,条理清晰,答题简练又不漏关键词句。
4、书写时字迹工整、大方,答题时不超出答题区域。
以上所写与同行们共议,望指正。
C说明文阅读——说明文阅读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