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4170字。

  诵读教学,情感教育——《陈情表》诵读教学教学案例
  合肥一中       丁金巧
  【案例背景】
  陶渊明曾说:“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草屋闲居,诵读会意,获得内心的安宁与愉悦,实是阅读最畅快淋漓之理想境界。而现在的学生普遍对语文课不够重视,对阅读失去了兴趣,早自习时听不到琅琅读书声,有些即便读了,也只是为了交差、应付,对于文本缺乏欣赏品味和深入分析,现代文阅读如此,文言的阅读更是令人担忧。
  文学作品载负着作者、读者、作品中人物的三重情感交流的重任。艺术的力量不仅在于作品本身给予我们的审美愉悦,还在于它能教导我们品味生活,领悟生命的真谛。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叶圣陶说:“语文本是一门读的学科。” 语文教学就是要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品读、美读,使内心沉到课文中,倾听作者诉说,与作品中的一个个人物进行心灵对话,触摸与体会一言一行一思一想,与之同欢笑,与之同患难,从而愉悦性情,陶冶情操,培养健康的心灵,完美的个性。所以,反复朗读,品读语言,感受形象是教学的必备环节。
  鉴于此,在教学《陈情表》这篇经典之作时,我采取以“读”为主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中感受文章的真心、真意和真情,进行情感教育。
  【探究设计】
  1、  通过反复朗读了解文章的内容,感受李密的“忠孝”之心和两难之境。
  2、通过对部分语句的精读品读赏析,深刻体会李密发自肺腑的真心真情,及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凄切婉转的陈情艺术,感受情之深,理之透。
  【案例实录】
  一、导入
  师:同学们还记得陆游的《书愤》吗?
  (生齐背)“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师:“出师一表真名世”,指的是我们初中学过的什么?
  生:诸葛亮的《出师表》。
  师:是的,而陆游对这篇传世之作的评价是“千载谁堪伯仲间”,意思是“千年以来谁可以和他相比呢?”我不敢说谁能和诸葛亮比较,但就在诸葛亮之后的晋朝,却有一篇奏章足以和《出师表》相媲美,它就是李密的《陈情表》。什么样的文章能和《出师表》相提并论呢,让我们共同走进《陈情表》,去揭开庐山真面目。
  师:(板书:陈情表)
  二、解题
  师:从题目中,你能获得什么信息?
  生1:内容是“陈情”,文体是“表”。
  生2: “表” 是古代臣子向皇帝陈述已见的一种奏章。
  师:本文是谁写给谁的表呢?结合《名师一号》的背景介绍和你自己的知识积淀思考两人的身份和特点分别是什么?
  生:李密――蜀汉旧臣,有才辩;晋武帝司马炎――靠阴谋和屠杀建立了西晋,阴险多疑,笼络人心
  师:由题目“陈情”,你会生发出哪些问题和思考呢?
  生:我不禁会想:谁陈情?陈何情?如何陈的情?结果怎样?
  师:非常好,思路很清晰,一连问了4个问题。那么我们目前能解决哪个问题?
  生:是李密向晋武帝司马炎陈情。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