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4010字。

  例谈教师的引导思路与学生的作文升格
  广东省清新县第一中学 邹天顺
  一篇普普通通的学生作文要升格为优秀作文,在一定程度上是受教师指导思想和教学思路影响的。对此,我很有体会,下面谈谈具体做法。
  一、作为教师,我亲自命制了原创的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今年清明节放假回校后,高二(8)班的语 文老师布置同学们写一篇关于清明节祭祖的文章,要求文中必须出现祖先们的名字和称呼。真晦气,小亮想了半天也想不出一个祖先的名字和称呼,甚至连爷爷的名字也想不起来了。由于下午要交作文,他不得不打电话问父亲,可偏偏打了好几次都是无法接通,真把他急坏了。
  小亮不到两岁就一直在乡下老家跟爷爷奶奶一起生活,三岁那年爷爷因病去逝了。七岁时小亮随打工的父母来到了经济发达的珠三角城市上学。近年来,每到清明节期间,小亮都要跟父亲坐上大半天的火车回老家拜山祭祖。可惜,每次给祖先们上坟时也没有询问父亲自己是在祭拜哪位先人,更不用说去留意墓碑上那些似懂非懂的碑文了。
  读了这段文字,引发了你哪些联想和感悟呢?请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二、让学生按照要求进行写作。
  教师给出作文题目之后,先不作任何指导,让学生自己完成作文,并且从中选出部分有一定价值而只是在某些方面存在问题的作文进行修改。我选的作文及修改文附后。
  三、教师有针对性的进行具体指导。
  就是指导时,一定要有针对性,而且要条理清楚,切中要害。
  首先,准确审题,找出关键词。由于材料作文不像话题作文和命题作文那样容易显露作文的关键词,因此,审读材料找出关键词对写好材料作文至关重要。这则材料中,经常在清明节给先祖们上坟的小亮竟然写不出一个祖先的名字就是整个材料的核心,找到了材料的核心内容,关键词也就基本出来了,因此,“祖先的名字”就成了关键词。可以说,对于青少年学生而言,不记得祖先名字的现象极为普遍,这也是我们在祭奠先人时一个不可忽略的问题,否则,过清明节的意义也就不大了。
  其次,要仔细审读材料,准确揣摩命题者的用意。很显然,清明节经常给祖先上坟的小亮竟然不知道任何先人的名字和称呼。这与我们提倡过清明节,弘扬传统文化,敬老爱幼背道而驰。只有抓住了这个关键内容立意,就不会跑题了。
  再次,发挥自身写作特长,确定自己最擅长的文体。甚至也可以在文学体裁或实用文体方面有所创新。
  本体是一道来自于生活,旨在弘扬传统节日的生活化作文题。写作本题应该重点注意下面几点:
  1、清明节祭祖要明确其真正的目的和用意。传统节日清明节本来就是祭奠先人的,国家将清明节定为法定假日,其目的是让我们更好地记住先人,感恩祖辈,继承尊老爱幼的美好传统,如果把祭奠祖先当做是为了完成某种义务,那就失去了弘扬清明节文化的真正意义。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