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5张,有教学案,约2600个字。2011年河南省优质课大赛一等奖第一名。
《伟大的悲剧》教案设计
洛阳市第26中学张俊娜
【教学目标】
1.通过情节分析,体会“伟大的悲剧”的深刻含义。
2.通过指导朗读,让学生准确的把握人物心理。
3.感受南极考察队震撼人心的悲壮美和伟大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冰雪覆盖的南极,一面向世人呈现着自己绝世无双的美丽,一面又以酷寒凶险回绝了人类好奇的拜访。零下40摄氏度的低温,73天的生死较量,1912年的南极记录了怎样的英雄故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的《伟大的悲剧》。
二、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概括课文内容。
教师提示:在概述故事时,要抓住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这几个要素。
示范:斯科特一行于1912 年1 月18 日继挪威人阿蒙森之后登上了南极极点。返回的途中,他们拖着“赢弱”的身子,“蹒跚”行进在“皑皑白雪”上,经过70 多天的死命挣扎,当燃油与食物均已“告罄”时,终于被南极寒冷的暴风雪“吞噬”,演绎了一场人类探险史上伟大的悲剧。
教师提示:在叙述事件时,还可以巧妙的使用文中的重点词。
三、重点研读
(一)浏览课文找日记
请同学们浏览课文,找出文中直接引摘斯科特日记的句子。
(1)“历尽千辛万苦,无尽的痛苦烦恼,风餐露宿这一切究竟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这些梦想,可现在这些梦想全完了。”
(2)“这里看不到任何东西,和前几天令人毛骨悚然的单调没有任何区别。”
(3)“回去的路使我感到非常可怕。”
(4)“再这样下去,是不行了。”
“上帝保佑呀!我们再也忍受不住这种劳累了。”
“我们的戏将要悲惨地结束。”
“惟愿上帝保佑我们吧!我们现在已很难期望人的帮助了。”
(5)“请把这本日记送到我的妻子手中!”但他随后又悲伤地、坚决地划去了“我的妻子”这几个字,在它们上面补写了可怕的“我的遗孀”。
(二)结合日记读文本
1.理情节——读悲剧
问题探究:
(1)他们的梦想是什么?为什么说梦想全完了?
(2)他们在南极极点看到的景物为什么“令人毛骨悚然”、“单调”?
(3)为什么回去的路使我感到非常可怕?
2.析人物——品味大
深入阅读文章,看看文中哪些人物身上闪耀着人性的光辉?结合一个人物、一处细节、一种品质说一说。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