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有18道题,约7330个字。

  2012年莆田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试卷
  (总分:150 时间:120分钟)
  一、阅读(70分)
  (一)古诗文背诵(10分)
  1、名句默写。(选填10处即可)(10分)
  (1)有朋自远方来,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
  (2)秋风萧瑟,________________。(曹操《观沧海》)
  (3)感时花溅泪,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春望》)
  (4)东风不与周郎便,__________________。(杜牧《赤壁》)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6)_________________,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
  (7)王安石《登飞来峰》中与“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龚自珍《己亥杂诗》中,常被从们用来赞美无私奉献精神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春天是一个洋溢着诗情画意的季节。古往今来,多少诗人留下咏春的诗篇。请写出你最欣赏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不亦乐乎 (2)洪波涌起 (3)恨别鸟惊心 (4)铜雀春深锁二乔(5)会挽雕弓如满月 (6)一鼓作气(7)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8)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9)如: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背诵、默写的能力。1---6句注意“亦、涌、锁”等字,7句抓住“与“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有异曲同工之妙”,8句扣住“从们用来赞美无私奉献精神的诗句”,9句抓住“咏春的诗篇”。
  (二)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2-5题。(18分)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其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2、解释下列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4分)
  (1)或异二者之为(2)微斯人,吾谁与归
  (3)游人去而禽鸟乐也(4)太守谓谁
  【答案】或许没有离开为(是)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认知能力。结合具体的语境来理解即可,有时还要注意加点字的特殊用法。各个加点词的意思有的取其常用意,有的需要从从课文中迁移过来。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6分)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