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770个字。
《心声》学练方案
山东刘一心
☆课文导读
《心声》是发表于80年代初期的反映教育问题的一篇小说。小说通过刻画感人肺腑的学生李京京形象,借主人公之口表达了众多受教育者的心声——呼唤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和爱护,呼唤珍视学生的美好情感和独特体验。这是一篇自读课文,根据文章的特点,我们在学习时要研讨小说写了什么,怎样写的,为什么这样写;要在把握小说人物、情节和环境的基础上,重点探究小说的主题和艺术特色。
☆基础过关
一、读音辨析
捻(niǎn) 噗(pū) 蜷(quán)
簪(zān) 琅琅(lánɡ) 发窘(jiǒnɡ)
抽噎(yē) 恍惚(huǎnɡ hū)
抽泣(qì) 棱角分明(lénɡ)
窸窸窣窣(xī sū) 祷告(dǎo)
过瘾(yǐn) 圣诞(dàn)
妒忌(dù) 从容不迫(cónɡ)
二、词语释义
呵斥:大声斥责。
抽噎:抽搭。
恍惚:神志不清。
发窘:感到为难,表现出窘态。
妒忌:对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等比自己好的人心怀怨恨。
从容不迫:非常镇静,不慌不忙的样子。
窸窸窣窣:拟声词,形容细小的摩擦声音。
斩钉截铁:比喻处理事情或说话果断坚决,毫不犹豫、拖沓。
三、作家作品
黄蓓佳,1955年生于江苏省如皋县。1977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专业。198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85年调江苏省作家协会任专业作家。她1972年开始文学创作,并发表处女作《补考》。已出版的作品有:《小船,小船》、《芦花飘飞的时候》、《请和我同行》、《遥远的地方有一片海》、《夜夜狂欢》等。
四、背景探视
作品发表在1982年《儿童时代》,有很强的针对性。小说艺术地揭示了现实社会生活,特别是义务教育中普遍存在的一些令人深思的问题:重视优秀学生,忽视普通学生,歧视“问题”学生;课堂教学弄虚作假,摆花架子做样子。
☆一显身手
一、基础知识
1.给下列词中加点字注音。
棱角( ) 纸捻子( )
发窘( ) 撇嘴( )
祷告( ) 抽噎( )
2.根据下列词中的注音写出汉字。
过yǐn( ) 嘟nɑng( )
撒jiāo( ) 咳sòu( )
lǎn 在怀里( ) 毛毛là là( )
3.选词填空
⑴爷爷放下水烟袋,一把将京京 在怀里。(抱、拥、揽)
⑵京京像个小狗似的 在他旁边。(蜷、蹲、坐)
⑶他 了一口唾沫,把讲义举在面前。(吐、吞、咽)
⑷两颗晶亮的泪珠从京京眼睛里 出来。(流、滴、涌)
4.指出下列句子属于哪一种复句。
⑴他的脸色十分苍白,两只眼也跟寻常不一样。( )
⑵杜小康开始想家,并且日甚一日地变得迫切。( )
⑶每天夜晚,他都来到林中草地,或是无忧无虑地嬉戏,或是心旷神怡地赏月。( )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