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15050字。
  陵县一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2012-11-5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2张4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题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题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Ⅰ卷  (选择题  共42分)
  一、基础知识(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颤动(chàn)  幽僻(pì)    参差(cēn cī)    钟灵毓秀(měi)
  B.客栈(zhàn)    缁衣(zī)       莽原(mǎnɡ)      铿锵玫瑰(kēnɡ)
  C.裨益(pì)      抹杀(mǒ)       嫉恨(jì)        豁然开朗(huò)
  D.慰藉(jí)      应酬(yìnɡ)     赚外快(zhuàn)   少不更事(ɡēnɡ)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骄纵 戴高帽 隐忍苟活 迫不急待         B.踌蹰 出洋相 如火如荼 凭心而论
  C.寒暄 霓虹灯 百无聊赖 自行其是         D.遐想 缔造者 宽宏大量 人情事故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通过《我要上春晚》节目,央视选拔出了“旭日阳刚”组合、“西单女孩”任月丽、“深圳农民街舞团”等多个草根明星。
  B.王菲昨日在台北为明天开始的“小巨蛋”演唱会彩排。据悉,王菲在新加坡、香港、北京、上海有超过百位名人好友将陆续抵台,蔡依林、小S等艺人也会到“小巨蛋”捧场。
  C.杨柳低垂,行人侧目而视,过往的车辆静静地停靠在道旁,无数双哀伤而饱含敬意的目光,向悬挂着“英雄一路走好”等条幅的车队致敬……
  D.《让子弹飞》的编剧之一危笑日前接受了媒体采访。对于网友提出车尾上的人是黄四郎的说法,危笑坦言:“这都是导演留下的悬念,我不能越俎代庖。”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
  B.教育部门要积极引导中小学生参加力所能及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在每一次活动中都能有所体验、有所感悟、有所收获。
  C.高考是人生一次严峻的挑战,对此,你是懦弱地等待和逃避呢?还是勇敢地迎接和应对呢?
  D.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5.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庄子     ①    。几千年的中国知识分子,受了他的影响,一方面嫉恶如仇,嬉笑怒骂;另一方面却又把天大的事,化成一股清风,一弯明月。他那   ②     ,更是时时令人击节赞叹。
  A.①像水一样冷静,又像火一样热烈  ②生动的寓言,深刻的思想,恣肆的文笔
  B.①像火一样热烈,又像水一样冷静  ②深刻的思想,生动的寓言,恣肆的文笔
  C.①像火一样热烈,又像水一样冷静  ②恣肆的文笔,生动的寓言,深刻的思想
  D.①像水一样冷静,又像火一样热烈  ②生动的寓言,恣肆的文笔,深刻的思想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9分,每小题3分)
  项羽究竟死于何地
  《史记》问世至今已两千年,随着这部巨著的流传,项羽自杀于乌江似是无疑的了。其实,这是历史上的讹误。项羽真正的殉难地不是乌江而是东城,即今安徽定远东南(距乌江约三百里)。
  《史记•项羽本纪》论赞中就曾点明,项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只不过一般人不去注意这点罢了。《汉书•灌婴传》也记载:“项籍败垓下去也,婴以御史大夫将车骑别追项籍至东城,破之。所将卒五人共斩项籍,皆赐爵列侯。”那么,司马迁何以在《史记》中有“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一段生动的描述呢?
  这段描述仅为民间传闻,理由有三。一、项王垓下被围时已兵疲食尽,“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又“汉军围之数重”。当时,项羽已“自度不得脱”,又何以能忽而来到三百里之外的乌江呢?再说,项羽垓下之败,其势是急转直下的,纵乌江亭长有救籍之心,又何以会料事如神,预先舣船以待?二、《史记•项羽本纪》通篇叙事谨严而缜密,尤其是对战事的描述,双方渡江涉河、斩关夺隘时的地理形势,都能于回旋曲折之中,给人以条理分明、江山如望之感。东城之后却为何三百里沙场竟无所交待,情节亦淡然松驰了呢?司马迁只说“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巧借一“欲”字将流传在乌江的一段民间佳话与东城真实的血战情节缝缀弥合了。这就是江淮一带的专家、学者多年来频频质疑并作出种种臆度误解的根源所在。三、项羽崛起于吴中,“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在南征北战中,吴中子弟以及江东父老与项羽是建立了感情的。因而,在他死后即传说起“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的佳话。司马迁曾游历过此地,自然有充分的机会采撷到这些民间传闻,以完善这个英雄形象,也实在是十分自然的。
  其实,项羽“身死东城”,从来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