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4题,约10130字。

  注:本试卷分Ⅰ、Ⅱ两卷,其中Ⅰ卷为客观题,共12题,每题3分,计36分;Ⅱ卷为主观题,共12题,114分。试卷总分为150分,用时150分钟。
  第Ⅰ卷(共12小题,36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  )
  A.着陆/酌量  砾石/沥青路  载体/载歌载舞
  B.畜养/体恤  锁钥/管弦乐  迸发/屏气凝神
  C.呜咽/奖掖  瞋目/撑门面  诘难/殚精竭虑
  D.星宿/乳臭 搭讪/赡养费 粗犷/旷日持久
  1.C\[解析] 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考查重点是音近字。B.zhuó,lì,tà;A.xiù,shàn,guǎng/kuàng;C.yè,chēn/chēng,jié;D.xù,yuè,bèng/bǐng。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精萃    镶嵌   休闲装   轻描淡写
  B.怃然    琵琶     和稀泥    玲珑剔透
  C.鄙薄    瑕疵     邀请赛    赔理道歉
  D.推辞    观摩     元霄节    伶牙俐齿
  2.B [解析] 本题考查辨析字形正误的能力。A.精粹;B.赔礼道歉;D.元宵节。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春天的脚步近了,大草原上的冰雪渐渐________成了朵朵白色的“大蘑菇”,煞是壮观。
  ②人与人之间要想减少误会,化解矛盾,和谐相处,那么加强彼此________是非常重要的。
  ③在中日因日方“非法购岛”闹剧___________,闹得不可开交之时,美国出来一边嘴上说不选边站,不持立场,一边装腔作势两面“劝和”。
  A.融化 沟通 唇枪舌剑   B.溶化 勾通 你来我往
  C.溶化 沟通 你来我往      D.融化 勾通 唇枪舌剑
  3.A [解析] 这道题考查近义词的辨析能力。冰雪融化,主要考查固定搭配,“溶化”一般指物质溶于水等液体;人与人之间用“沟通”, “勾通”是贬义词,指暗中串通勾结; “喧闹”,重点在于热闹,而“喧哗”在于杂乱吵扰。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A.北京时间2012年10月11日19时,中国作家莫言赢得诺贝尔文学奖这一重磅消息发布,并迅速通过各种渠道开始传播。
  B.本市国税局绘制出“税源分布示意略图”,解决了税源管理辖区划分不清、争议扯皮等问题的发生。
  C.近视患者都应当接受专业医师的检查,选配合适的眼镜,切忌不要因为怕麻烦、爱漂亮而不戴眼镜。
  D.日本在野党强烈指责财务大臣“口无遮拦”、公开谈及政府去年入市干预日元具体汇率的行为是极不负责任的。
  5.C [解析] 本题考查辨析语病的能力。A.多重否定不当,“切忌”后面的“不要”去掉;B.“解决了……问题的发生”属于搭配不当或成分赘余,去掉“的发生”; D.句义不明确,“极不负责任”的对象可能是在野党,也可能是财务大臣。
  A、莎士比亚,英国人,一生写下许多剧本,其四大悲剧为《奥赛罗》、《李尔王》、《哈姆莱特》、《罗密欧与茱丽叶》。
  B.巴金,我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雾》《雨》《电》为其激流三部曲。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围棋与国家
  林建超
  围棋起源于中国,是黄河文明的产物,其形制弈法等都饱含着文明母体的基因和特征。围棋极可能源自上古时期的结绳而治、河图洛书和周易八卦,因为其形制、内涵与中华文明的源头相符。
  围棋的产生和发展,始终与弈者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思考感悟联系在一起。围棋不仅对个人修身养性,而且对民族社会的群体心理产生深刻影响。
  围棋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象征、民族文化的瑰宝、高度智慧的结晶,这种地位不是任何人封赐的,也不是带有感情色彩的主观结论,而是人们在反复实践和比较中认识到的,是随着社会和文明的进步而不断深化和升华的。
  围棋的价值和地位是在与各种掷彩博累活动的比较中确立起来的。最早有文献记载的围棋活动是在春秋时期。从春秋到西汉,社会风气浮躁、趋利,具有运气性和刺激性、宜于赌博的博累棋流行甚广,围棋处于受挤压的位置,但始终保持着顽强的生命力。东汉中期后,社会风气转变,文明程度提高,思想更为自由,人们不满足于掷彩行棋的非公平的竞智斗巧,围棋更加受到人们的喜爱和重视,而曾经盛极一时的博累棋逐步走向衰弱,到唐代时完全消亡了。博累棋消亡的原因从根本上说是它们不符合我们民族的思想特征,不能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真正需求,而围棋在与它们的比较中表现出了本质上的优势。
  围棋的价值和地位是在与传统礼教观念斗争中确立起来的。围棋作为反映和体现人们心灵自由的智力博弈活动,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被认为不符合传统伦理观念。后来,人们逐步认识到这些观念都是不对的。从东汉中后期到魏晋时期,人们开始从生命意义上认识围棋的价值,就把围棋作为自觉的艺术追求和精神宣寄的工具,并把它纳入儒士必备的艺技。
  围棋的价值和地位是从正反两方面的社会实践对比中确立起来的。人们在围棋活动的实践中逐渐认识到,围棋本身具有娱乐、教育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