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430字。
《飞向太空的航程》教案
【课型】通讯
【教材分析】属于广义上的新闻,除了具有真实、时效的新闻特性以外,还具有生动性、完整性、评论性的特点。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学习本文规范的结构特点,进一步了解新闻稿的基本结构特征。
2、关注本文所涉及的历史背景材料,体会这种历史和现实相结合的写法。
3、引导学生养成关注时事、关注科技进步的习惯,激发对民族发展进步的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学习本文规范的结构特点,进一步了解新闻稿的基本结构特征。
【教学设想】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方法:
①学生通过自主、合作和探究式学习,解读标题的特定含义。
③学生讨论,把握文章的特殊结构,品味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语言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钱学森讲“万户飞天”
钱学森给年轻人讲了他的导师王士倬曾经给他讲过的“万户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公元十五世纪的中国。
那是明朝宪宗皇帝成化十九年。有一位富有人家的子弟叫万户。他熟读诗书,但不去投考。因为他不爱官位,爱科学。他最感兴趣的,是中国古人发明的火药和火箭。想利用这两种具有巨大推力的东西,将人送上蓝天,去亲眼观察高空的景象。为此,他做了充分的准备。
这一天,他手持两个大风筝,坐在一辆捆绑着四十七支火箭的蛇形飞车上。然后,他命令他的仆人点燃第一排火箭。
只见一位仆人手举火把,来到万户的面前,心情非常沉痛地说道:“主人,我心里好怕。”
万户问道:“怕什么?”
那仆人说:“倘若飞天不成,主人的性命怕是难保。”
万户仰天大笑,说道:“飞天,乃是我中华千年之夙愿。今天,我纵然粉身碎骨,血溅天疆,也要为后世闯出一条探天的道路来。你等不必害怕,快来点火!”
仆人们只好服从万户的命令,举起了熊熊燃烧的火把。
只听“轰!”的一声巨响,飞车周围浓烟滚滚,烈焰翻腾。顷刻间,飞车已经离开地面,徐徐升向半空。
正当地面的人群发出欢呼的时候,第二排火箭自行点燃了。突然,横空一声爆响。只见蓝天上万户乘坐的飞车变成了一团火,万户从燃烧着的飞车上跌落下来,手中还紧紧握着两支着了火的巨大风筝,摔在万家山上。
钱学森讲到这里停了一下。有一个青年人问道:“后来呢?”
“后来?”钱学森神情惋惜地说道,“万户长眠在鲜花盛开的万家山。当然,他进行的飞天事业停止了。明朝以后,特别是到了近代,我国的科技事业日趋落后,以至倍受列强的欺凌。但是,万户开创的飞天事业,得到了世界的公认。美国一位叫詹姆斯•麦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