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9大题,约5680字。
  福建省南安一中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科试题                                    
  本试卷考共6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纸上。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纸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按照题号 在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3.答案使用0.5毫米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保持答题纸纸面清洁。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自行保存,答题纸交回。
  一、背诵10分
  1、携来百侣曾游,                        《沁园春.长沙》
  2、她飘过         ,                     《雨巷》
  3、寻梦?         ,                     《再别康桥》
  4、荆轲和而歌,        ,                《荆轲刺秦王》
  5、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
  ?         《记念刘和珍君》
  6、                      。沉默呵,沉默呵!《记念刘和珍君》
  二、按要求作答(15分)
  1、下列各组中,加横线的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①焉用亡郑以陪邻     ②以乱易整
  B、①荆轲和而歌         ②又前而为歌曰
  C、①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②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D、①所以遣将守关者     ②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
  2、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语古今意义基本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B、诸郎中执兵
  C、终已不顾
  D、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
  3、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字的用法与例句加横线的字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例句:晋军函陵
  A、 项伯杀人,臣活之
  B、 箕踞以骂曰
  C、 与郑人盟
  D、 秋毫不敢有所近
  4、翻译下列句子(6分)
  ①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4分)
  ②孰与君少长(2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15分)
  [注释]
  ①晋侯:指晋文公。 从亡者:随晋文 公流亡、共过患难的大臣 。②介之推:又称介推。春秋时晋国贵族。曾随晋文公流亡国外。禄:禄赏,封赏。③献公:重耳的父亲。④惠、怀:晋文公之前的两个国君。晋献公死,子吾、子圉先后继位,称惠公、怀公。
  1.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下义其罪,上赏其奸           义:正义
  B.不亦诬乎                诬:欺骗
  C.焉用文之                 文:文饰
  D.盍亦求之                      盍:何不
  2.对文章写介之推之母三次设问的目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诱导儿子追求名利。
  B.考验儿子是否坚决隐退。
  C.使文章曲折跌宕。
  D.表明她是个深明大义、教子有方的人。
  3.下列各句中,对文章的分析确切的一项是(    )(3分)
  A.介之推和母亲一起隐居,母亲死后,他才接受了晋侯赏给他的绵上之田。
  B.文章表达了介之推对天命的迷信和对争功求赏者的不满。
  C.介之推的母亲要儿子要求爵禄,但介之推不同意。其母不死心,又要介之推让国君知道他的功劳,但介之推不愿意。最后其母不得已跟他隐居。
  D.晋侯是个卑鄙小人,可共患难,不可共富贵。
  4.翻译文中画线的三个句子。(6分)
  (1)尤而效之,罪又甚焉(3分)
  (2)以志吾过,且旌善人 (3分)
  四、诗歌鉴赏(6分)
  纸船——寄母亲
  冰心
  我从不肯妄弃了一张纸,
  总是留着
  留着,
  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
  从舟上抛下在海里。
  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
  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
  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叠着,
  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他到的地方去。
  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
  不要惊讶他无端入梦。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
  万水千山,求他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1、如果删去第二节,诗似乎也连贯,那么第 二节有什么作用?(3分)
  2、诗人明白纸船不可能漂流到母亲的身边,为什么写母亲“梦”中看见自己的船?(3分)
  五、文学名著阅读(10分)
  1、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梅表妹,我不知道你这样苦。我不该引你讲起这些话。我太自私了。你的处境比我的苦得太多……”
  这是瑞珏说的话。她为自己逼梅说出与觉新的恋情而感到后悔,她恳求梅原谅,并要梅认她为妹妹。梅被瑞珏的真情感动了,她们的手紧紧地握在一起。(《家》)
  B、他们开始捶门,又叫“三少爷”,也没有用。觉慧在里面大声说:“我不开。我屋里没有鬼! ”他索性走到床前,躺下去,用手蒙住耳朵,不去听外面的叫声。高老太爷病重,在陈姨太的提议下,开始为高老太爷捉鬼治病。当整个高公馆都笼罩在浓重的祈神活动之中时,“只有这两扇门是紧紧关住的”。 (《家》)
  C.连长太太入住高家的时候,觉新、觉慧因阻止不力挨众人责骂,克明、克安、克定三兄弟则表现出三种不同的态度。克明心怀鬼胎,心术不正;克安正统刚直,仍有士人夫的不屈;克定明哲保身,毫无气节。(《家》)
  D.葛朗台的弟弟在破产后把儿子托给葛朗台监护,但葛朗台不愿意,后来却又想要清理弟弟在巴黎的债务,只是这事要做得自己不花钱,还能博得“有义气的哥哥”的好名声。他需要克罗旭叔侄作他的帮手,于是,便有了葛朗台成家以来的第三次请客。(《欧也妮•葛朗台》)。
  E、“一些哭声,一些话,一些眼泪,就把这个可爱的年轻的生命埋葬了。”    觉慧看到梅表姐去世,忍不住心中的愤怒,说了这番话。
  2、阅读《欧也妮•葛朗台》有关选段,回答问题。(5分)
  “这前额和嘴跟他一模一样!”欧也妮正说着,葡萄园主开门讲来。看到丈夫两眼盯在盒上的黄金,葛朗台太太吓得囔道:“上帝啊!可怜可怜我们吧!”
  请简述此后发生的情节。
  六、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6分 )
  有子曰:“礼①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论语•学而》
  【注】①礼:在春秋时代,“礼”泛指奴隶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这里的“礼”,既指“周礼”中的礼节、仪式,也指人们的道德规范。
  (1)下列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有子提出“礼之用,和为贵”,意思就是说,礼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实现“和”。儒家思想是十分强调“礼”的,而“礼”的运用,又以和睦为贵。
  B.选段中的“小大由之”,是总结上文。这里的“由之”是“遵循这个原则”的意思。儒家认为:“礼”是为了“和”,“和”最重要,事事都要讲“和”。
  C.儒家既强调“礼”的运用以“和”为贵,又指出不能为“和”而“和”,要以“礼”节制之,可见孔子提倡的“和”并不是无原则的调和。
  D.“和”是儒家所特别倡导的伦理、政治和社会原则。儒学“礼之用,和为贵”的思想,表明“礼”的最高境界和最高目标,就是创造人与人乃至全社会的和谐。
  (2)孔子也曾说过“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请结合上面的选段,简要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3分)
  七、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并按要求作答(15分)
  黄土
  我的父亲是一个极普通的农民,劳动一生,默默死去,像一把黄土。黄土长了庄稼,却并不为太多的人注意。全中国老一辈的大多数农民都是这样。
  他死于肺心病,这是严重威胁劳动人民健康的疾病之一。中国农民在平时,是不大主动去医院检查身体的,即使有病躺倒,还要拖磨。我父亲民国十八年遭年谨时去南山背粮,走冰溜子,回来时冻掉了十个脚指甲,并且扎下了病根。以后一直半生咳嗽,而从不看病吃药。直到死前几个月,在我强迫下才去医院作了平生第一次心电图。医生打比方说:“机器运转一生,主机已经磨损,太缺乏修复和保养了!为了挽救,吃“心脉宁”一类比较贵的药。他问:“一瓶多少钱?”听说有三元多,半天沉默不语,后来就说:“不要买药了,我不要紧。”当我不在时 ,就偷偷停止服药。他一定计算过:一瓶药的价值要买近二十斤盐,要让儿媳们劳动好多天。
  他平生也就只知道劳动,繁重的劳动使他累弯了腰。不知创造了多少财富,自己却舍不得乱花一分钱。有一次我给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