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2005届高 三 第 二 次 联 考 试 卷
语  文
2005、3、18
第I卷(选择题,共42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胭脂  氤氲  殷红  湮没不闻  姹紫嫣红
B、荫庇  奴婢  麻痹  刚愎自用  荜路蓝缕
C、胆怯  惬意  提挈  锲而不舍  雕栏玉砌
D、浸染  晋升  灰烬  众擎易举  噤若寒蝉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形骸 寒喧 蝇头微利 沸反盈天 B、歆享 咂摸 兵慌马乱 一言以蔽之
C、嫡亲 悲恸 冠冕堂皇 理屈词穷 D、诟骂 敕造 怨天忧人 杯盘狼藉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女人的手指   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
②老栓见了这样子,   皱了皱展开的眉心。
③近些年来,众多的科技进步都表明:人类的发展   等速运动,    类似一种加速度。
A、震动 未免 不仅是/而且是  B、振动 不免 不是/而是
C、振动 未免 不仅是/而且是  D、震动 不免 不是/而是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反恐战争到底该怎么打?中国有句老话:“扬扬止沸,不如釜底抽薪。”用武力打击恐怖主义当然必要,但远远不够,更重要的是应认识产生恐怖主义的原因,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B、就算美国是一心推进民主吧,常人都懂这个道理:“一帖药治不了百病。”尊重世界的多样性,尊重处在不同发展阶段、适合不同国情的民主,要比强行推进一种民主明智得多。
C、他仍然是中国最高学府的名教授,门墙桃李,此中大可物色党羽。
D、招聘又不是选美,为什么一定要女的长得人面桃花,男的身高要达到一米七五呢?
5、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于是连清醒的青年们,也对于洋货发生了恐怖。其实,这正是因为那是“送来”的,而不是拿来的缘故。
B、前面的路有多险?那高崖会不会劈头盖顶崩落下来?那礁石会不会狼牙一样遍布江底?他不知道,也没有想。
C、然而,如果他们从考古的废墟上发现了它,我敢断定,他们会说:“这个人,没有说慌”。
D、各国政府——无论专制政府或共和政府,都驱逐他,资产者——无论保守派或极端民主派,都竞相诽谤他,诅咒他。
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陈水扁似乎忽略了一件事情,这就是"圣战"并不是一个能博得西方社会好感的词汇。最近几年,一些国际恐怖势力正是假借"圣战"之名,在全球各地制造了一波又一波的恐怖袭击。
B、中国国防科工委官员介绍说,中巴地球资源卫星的成功发射、应用及运行,使得世界上许多国家对中国的地球卫星表示了浓厚兴趣。
C、有“欧元之父”之称的诺贝乐经济学奖得主蒙代尔再次告诫中国人,人民币若升值,其对中国经济的负面影响将超过SARS。
D、要使今年安全工作有个良好的开端,就必须做好元旦、春运安全工作,各级领导和全站职工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7—10题。(12分,每小题3分)

丝绸之路能更名吗?
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首先提出“丝绸之路”这个概念,因为他通过考察,认为当时路上运输的主要货物是丝绸。
尽管西域考古挖掘出一些丝织品,但这只说明“丝绸之路”确实运送过丝绸,而不能说明运送的主要物品是丝绸。今天“丝绸之路”大名鼎鼎,也是西北旅游的黄金招牌,但仔细想来,这个名称只是一个西方人站在西方的立场和角度提出来的。一条路的货物流向应是双向的,从东向西运送的是丝绸,那么从西向东运什么?
社科院考古所的巫新华先生和同事们所进行的“玉石之路”考察,不仅回答了这个问题,而且使这个问题更进一步地深化。
如果说“丝绸之路”从东向西运送的是丝绸,那么大量的事实证明,从西向东运送的重要货物是玉石。
历来的考古发掘中,都会发现大量的玉器。河南安阳殷墟古墓中出土了750多件玉器,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