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题,约5590字。
2012级模块结业考试
语文试卷
分值:150分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45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组是()
A.坍(tān)落窥(kuǐ)望驽(nú)马挈妇将雏(chú)
B.阿谀(yú) 晌(shǎng)午湮(yān)没闷(mēn)声不响
C.倔(jué)犟桂冠(guān)敛裳(cháng)蓊(wěng)蓊郁郁
D.袅娜(nuó) 树杪(miǎo)卓(zhuó)越夜缒(zhuì)而出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客栈戳穿故步自封藕断丝联
B.隔膜震撼黄城人海情投意合
C.辩驳抱歉一筹莫展浅尝辄止
D.涅磐袅娜张荒失措未雨绸缪
3.填入下列各句中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1)许多初学者贪多而不务得,在无足轻重的书籍上浪费时间和精力,就不免把基本要籍了。
(2)快到晌午了,万里无云,可是因为在水上,还有些凉风,这风从南面吹过来,从稻秧上苇尖上吹过来。水面没有一只船。水像无边的的水银。
(3)隔池望去,一抬头便见那一片高耸的钢筋水泥,把视线堵塞,远景无法,荷池似乎肤浅多了。
(4)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
A、耽搁动荡拓展陪衬
B、忽略动荡伸延点缀
C、耽搁跳荡伸延点缀
D、忽略跳荡拓展陪衬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这回便决计送给这也如我的那时一样,热爱彼得斐的诗的青年,算是给它寻得一个好着落。所以还煞有介事,托柔石亲自送去的。
B、大多数的书,其实就像报纸上的新闻一样,有些可能轰动一时,但是雾里看花,不久就过去了。
C、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瞌睡人的眼。
D、但是那些隐蔽在大荷叶下面的战士们,正在殚精竭虑瞄着敌人射击,半眼也没有看她们。
5、下列各句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A、没有什么话了,我走了,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
B、是什么人还是兽,伸出了手或爪,摘采了一片片的清香圆绿,偷偷带回厨房?鸮笑地铺入蒸笼,油腻地端上餐桌?
C、过了一会,她才说:“你走,我不拦你,家里怎么办?”
D、我和柔石最初的相见,不知道是何时,在哪里。他仿佛说过,曾在北京听过我的讲义。
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不能把中国文化简单理解为中国菜、太极拳、京剧等形式化、概念化的符号,而是要潜心挖掘我们的文化内涵,为“文化走出去”创造条件。
B.最近中日韩分别爆发出来的民族主义情绪,若成为影响相关外交决策的主流倾向,则东亚加强一体化的大方向将与之背道而驰,不利于各方缓和矛盾、共谋发展。
C.在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之际,由于日本政府和右翼势力置中日友好大局于不顾,罔顾历史事实,强行实施所谓的“购岛”行动,引发我国民众的愤怒和不满。
D.互联网应建设成“护联网”,一方面有爱孩子的父母联合起来删除不健康的网页,另一方面要培养孩子正确使用、识别、传播网络信息的能力。
7.选出下列句中修辞不同类的一项()
A.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B.有些贝类自己不动,却能在轮船底下作免费的长途旅行。
C.月光下,那低头思故乡的离愁,已被古老的潮水年复一年的打磨得光滑如许了,在湖边浅水里静泊成一叶沉思的小舟。
D.秋风徐徐吹过,落叶飘舞,仿佛是远处绕梁的乐音,仿佛是美丽的记忆撒了一地。
8.下面的文学常识说法完全准确是一项是()
A 荀子,春秋末期赵国人,世人尊称他为荀卿。荀子是先秦道家的最后代表人物,在人性问题上主张性恶论,认为后天环境可以改善人的恶的本性,因此很重视教育的作用。
B陶渊明,东晋著名诗人,代表作品有《归园田居》、《饮酒》等。辞是一种形体比较自由灵活的古体韵文。从风格上看,辞的语言都比较朴实,很少使用修辞;内容上以抒情为主;表现形式方面,辞常在句子中间或结尾加添语气助词“兮”以调节音律。
C“春秋三传”是《左传》、《公羊传》和《谷梁传》,“左联五烈士”指白莽、柔石、冯铿、李伟森、胡也频,《师说》里的“六艺”指《诗》、《书.》、《易》、《礼》、《论语》、《春秋》六种经书。
D《永别了,武器》是海明威以“冰山原则”创造的长篇小说,其结尾部分充分体现了省略掉的“八分之七”的力量。小说叙事简洁明快,体现了作者“电报体”的语言风格。因中篇小说《老人与海》而荣获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5题。(每小题3分,共21分)
初,鲁肃闻刘表卒,言于孙权曰:“荆州与国邻接,江山险固,沃野万里,士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