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331409 江西省峡江中学 黄慧安(电话13879645909)
考究2004年各省高考满分作文,发现许多考生都成功地运用了话题的分解。可见话题分解是作文得高分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话题分解的含义
何为“话题的分解”?它是指把一个基本话题分解为若干个子话题再分别阐述的过程及方法。例如:2004年湖北高考卷以“买镜”为话题作文,那么,“买镜”就是基本话题。如果不对它进行分解,学生往往习惯于围绕“选择一面什么样的镜子”这个单一的话题展开论述;如果进行分解,就可以使文章大为增色。如湖北一考生的满分作《买好一面镜  胜过百黄金》:文章开篇将诸葛亮的名言比作一面镜子,并直入话题,暗点中心——选一面明镜。中间将话题分解为“镜乃一种品格”、“镜乃一种语言”、“镜乃一种信念”三个子话题,再逐一论述。当然,对这个话题的分解并非随心所欲,而是以“陶渊明选择‘不为五斗米折腰’,是自尊;李白选择‘直挂云帆济沧海’,是自强;苏轼选择‘一蓑烟雨任平生’,是豁达”(体“品格”);“齐威王接受邹忌的讽谏,唐太宗接受魏征的劝告”(体现“语言”);“徐霞客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完成了千古奇书《徐霞客游记》,贝多芬双耳失聪却抚着琴键谱出了优美的惊世曲调,梵高孤独一生却为后人留下了价值连城的作品,司马迁饱受屈辱,却完成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因为他们心中有一面镜子,有一种信念”(体现“信念”)等三类确凿事例作为坚实的基础的,这样才能有的矢地展开论述。
不仅议论文的话题可以分解,记叙文或散文的话题可以分解。以郁达夫的散文名篇《故都的秋》为例。其基本话题是“故都的秋”,为了表现故都之秋“清、静、悲凉”的特点,作者就把基本话题分解为五个子话题:故都的秋花、故都的秋槐、故都的秋果、故都的秋雨、故都的秋蝉,再分别进行描述。这是不是偶然的写作实例呢?不妨再看看巴金先生的散文名篇《灯》。基本话题显然是“灯”,而六个子话题则分别为:平房的灯、指路的灯、长夜孤灯、海峡火炬、拯救的灯和希望的灯。由此推断,郁达夫和巴金先生下意识地运用“话题分解”的方法创作出《故都的秋》和《灯》这样的散文名篇。可见,“话题分解”方法早就成功地运用于名家的写作实践中,只不过当时没有明确提出“话题分解”的概念而已。
话题分解为什么能写出佳作呢?不妨以“坚持”为例说明。按单一话题写,只能人云亦云地论述“坚持就是胜利”,一旦分解,就能在“胜利”之外,再增加“坚持就是力量”、“坚持就是创造”、“坚持就是生命”、“坚持就是气节”、“坚持就是崇高”、“坚持就是奇迹”等子话题。再以“固守待援 ,痛歼顽敌”,“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爱迪生试验灯丝材料”,“塌方待援,食煤度日”,“苏武牧羊,备尝艰辛”,“红岩志士,宁死不屈”,“海伦身残,完成名著”等确凿事例为例证。两相对照,不难发现,后者比前者显得新颖、深刻、丰富、细致,自然就能极大提升文章的品位,写出鹤立鸡群的优秀作文。当然,为了尽量扩展话题分解的思路,分解子话题时不妨“多多益善”,而在具体的写作实践中,只需精选三四个子话题即可。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