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阿房宫赋
新会一中 Jiacy
教学目的:1、了解赋的特点,学习本文描写为议论蓄势,议论使描写增加深度的写作特色。
        2、理解文中形象生动的比喻、丰富瑰丽的想象、大胆奇特的夸张等艺术特点及其对突出主题思想的作用。 3、认识封建统治者骄奢淫逸、横征暴敛的罪恶,了解秦亡的原因及作者借古讽今的写作目的。
教学重点:2、理解文中形象生动的比喻、丰富瑰丽的想象、大胆奇特的夸张等艺术特点及其对突出主题思想的作用。
教学法:讲授+探讨
课时:2教时。(教案不分课时,操作时灵活掌握)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据《史记》记载,秦始皇嫌都城咸阳人多,原来的宫廷狭小,就在渭水以南营造新宫。工程开始于公元前212年(秦始皇三十五年),长期调动的民夫有七十万,直到秦朝灭亡,尚未正式完工,因此宫名没有确定,据说因为宫的前殿所在地叫“阿房”,当时人们便称它为“阿房宫”。阿房宫的规模非常巨大,仅它的前殿就“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坐万人,下可建五丈旗。”《汉书》上说,殿前立铜人十二,每个重十二万斤;宫中有天桥向东南通往终南山,山顶筑有阙楼;渭河上架有大桥,向北直达咸阳。公元前206年,项羽统兵进入函谷关,焚烧秦宫室,大火三月不灭。阿房宫于是被焚毁。现在的西安市三桥镇南有其遗址。
二、作者:本文作于唐敬宗宝历元年(公元825年),作者杜牧,唐代文学家,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长安)人,出身于高门世族。其诗在晚唐成就颇高,尤以七言绝句著称。还擅长文赋,其《阿房宫赋》为后世传诵。注重军事,写下了不少军事论文,还曾注释《孙子》。有《樊川文集》二十卷传世,为其外甥裴延翰所编,其中诗四卷。又有宋人补编的《樊川外集》和《樊川别集》各一卷。《全唐诗》收杜牧诗八卷。与李商隐并称为“小李杜”。《阿房宫赋》选自《樊川文集》,因杜牧有别墅在樊川,故名。
三、赋的相关知识:
赋,它讲究字句的整齐和声调的和谐,是介于诗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学样式。它是由《诗经》、《楚辞》发展起来,《诗经》是“赋”的远源,《楚辞》是“赋”的近源。到汉代就形成了一种特定的文学体裁。南朝梁文学理论批评家刘勰在其《文心雕龙-诠赋》中说:“赋者,铺也,赋者铺也,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也,体物写制也。” 就是说,赋要铺陈词藻讲究文采,具体描写事物来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这说明了赋的主要特点在于铺陈事物。因此,它对于事物的描写总是淋漓尽致,极尽铺陈夸张之能事;结尾部分则往往发一点议论,以寄托讽刺之意。通读全篇。
四、阅读全文,扫除字词障碍,把握结构:
Q:杜牧写《阿房宫赋》的目的是什么?
A、字词:兀  骊  缦  霁  冥  嫔  媵嫱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