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题,约2410字。
二十一《梦溪笔谈》二则
基础平台
1.给加点字注音。
狗蝎( ) 大穰( )梵天寺( ) 喻皓( ) 其喙有钳( )
金钗( )胜箧( ) 布板讫( ) 实钉之( )人履其板( )
2.文学常识填空。
《梦溪笔谈》的作者是,字,浙江钱塘(今杭州市)人,
(朝代)家、家。
3.给下列句中加点的“之”字选择正确的用法。(填序号)
A.代词,代人、事、物B.结构助词,相当于“的”C.语气助词,无义
(1)方为秋田之害( ) (2)则以钳搏之( )
(3)其虫旧曾有之( ) (4)土人谓之( )
(5)钱帅登之( ) (6)乃以瓦布之( )
(7)问塔动之因( ) (8)便实钉之( )
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其”字。
(1)密使其妻( ) (2)其喙有钳( )
(3)其虫旧曾有之( ) (4)人皆伏其精练( )
5.解释下列多义词。
(1)以岁以大穰( ) 乃以瓦布之( )
(2)为方为秋田之害( ) 以丛草为林( )
同步阅读
阅读课文,完成后面题目。
(一)以虫治虫
元丰中,庆州界生子方虫,方为秋田之害。忽有一虫生,如土中狗蝎,其喙有钳,千万蔽地;遇子方虫,则以钳搏之,悉为两段。旬日子方皆尽,岁以大穰。其虫旧曾有之,土人谓之“傍不肯”。
6.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千万蔽地( ) (2)悉为两段( )
(3)岁以大穰( ) (4)土人谓之“傍不肯”( )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庆州界生子方虫,方为秋田之害。
(2)遇子方虫,则以钳搏之,悉为两段。
(3)旬日子方皆尽,岁以大穰。
8.设想一下,如果子方虫没有遇到“傍不肯”将会产生怎样的后果?
9. “岁以大穰”的原因是什么?这给了我们哪些启示?
(二)梵天寺木塔
钱氏据两浙时,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方两三级,钱帅登之,患其塔动。匠师云:“未布瓦,上轻,故如此。’’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无可奈何,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赔以金钗,问塔动之因。皓笑曰;“此易耳,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匠师如其言,塔遂定。盖钉板上下弥束,六幕相联如胜箧,人履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动。人皆伏其精练。
1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患其塔动( ) (2)乃以瓦布之( )
(3)贻以金钗( ) (4)盖钉板上下弥束( )
11. 指出“人皆伏其精练”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同,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方两三级方为秋田之害
B.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上轻,故如此
C.人履其板郑人有欲买履者
D.六幕相持,自不能动吾忘持度
1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贻以金钗,问塔动之因。
14.匠师“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问塔动之因”,喻皓“笑曰……”,喻皓“笑”说明了什么?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