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1小题,约8330字。

  梁山一中2012-2013学年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
  语文
  一、语言文字运用(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瑕疵/龇牙饮恨/营利滞纳金/栉风沐雨
  B.悄然/愀然痉挛/劲敌八宝粥/胡谄八扯
  C.噱头/矍铄堙没/殷红歼击机/草菅人命
  D.伺候/肆意纤夫/翩跹庇护权/刚愎自用
  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通牒挖墙角仗义执言骨鲠在喉,不吐不快
  B.吊销百叶窗察言观色明枪易躲,暗剑难防
  C.博弈座右铭铩羽而归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D.枉费股份制改弦更章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3.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市房管局加大了对乱喷涂、乱书写小广告行为的打击力度,有效了违法小广告蔓延反弹趋势,为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做出了贡献。
  ②对于景区假期“井喷”式客流,各地假日办游客高峰应急预案,交警、辅警、志愿者全力以赴保障旅游平稳运行。
  ③今年以来,市文化局以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和规范文化市场秩序为主要目标,加大了对文化市场重点领域的力度。
  A.遏制 启用 监督
  B.遏制 启动 监管
  C.遏止 启用 监督
  D.遏止 启动 监管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在奥运会期间,观众和游客都扎堆在伦敦市东区的奥运场馆群观赛和旅游,伦敦市中区和西区持续低迷的客流量和不景气的生意,让商家和业主不置可否。
  B.今年中秋月虽然在上午11点达到最圆,但夜晚时分的明月依然珠圆玉润,人们观月赏月,皎洁的银辉洒满夜空,为到来的“两节”送来温馨的祝福。
  C.在中网四分之一决赛中,彭帅并没有像赛前某些人所担心的那样放水,而是和李娜展开了一场紧锣密鼓的对抗,这场比赛堪称本赛季激动人心的巅峰对决。
  D.面对疯狂失控的中国楼市,决策者们已不宜再首鼠两端,应以矫枉必须过正的姿态,采取措施促进房地产市场理性回归,彻底消除房地产市场的投机炒作行为。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针对日本右翼人员再次进入我国钓鱼岛领海的非法行为,由中国海监50、15、26、27船组成的中国海监巡航编队10月3日继续进入我钓鱼岛领海内进行维权巡航。
  B. “蛟龙”号潜海成功,对于完善我国海洋科学研究和海洋装备制造业发展,提升我国认识海洋、保护海洋、开发海洋的能力,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C.穿行于景德镇的大街小巷,目之所及,看到的是中国气派的陶瓷文化元素,就连一家路边小吃店天花板上垂吊着的串串吊灯灯筒,也是雅致剔透的青花薄胎瓷。
  D.从2011年10月开始,全国工商系统为期9个月开展了打击侵权假冒专项行动,集中整治侵权和假冒伪劣突出问题,立案查处商标侵权假冒案件9.07万件。
  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在我国古代,人们盛物用的器皿除陶器等之外,还有一种容器,是葫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它大多呈哑铃状,上面小下面大
  ②我国劳动人民使用葫芦盛物的历史非常悠久
  ③最早的记载见于《诗经》,如《公刘》篇中“酌之用匏”的“匏”就是指葫芦
  ④葫芦成熟后,掏空里面的籽瓤,即可当容器使用
  ⑤用葫芦作容器是先民们认识自然、利用自然的结果
  ⑥葫芦是一种葫芦科爬藤植物的果实
  A.⑥②③⑤④① B.⑥①④②③⑤ 
  C.⑤③④①⑥② D.③⑤④⑥①②
  二、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7—9题。
  丑是一种文化现象,被文化所规定。文化世界以多种方式呈现,其中之一是感性形象。美学就是从感性形象方面去把握文化的。美学对感性形象的把握有两套方式,第一套分为:正常、美、丑。第二套由第一套发展而来,分为美感、悲感、喜感。从文化的角度看丑,主要与第一套分类相关。美是高于正常的理想形象,丑是低于正常的畸形形象。一旦确立了正常的标准,美与丑随之产生出来。俯仰历史,具体的正常、美、丑不断地被建构起来,又不断地被解构消逝。虽然具体的正常、美、丑不断变化且形式多样,但在不同之中又有共同的规定。
  那么,丑的共同点是什么呢?英国美学家夏夫兹伯里说:“无形式的质料自身即是丑。”即在客观上,一个感性形象如果没有按文化规定的正常形式呈现,就是丑。德国美学家鲍姆加登说:“感性认识的不完善就是丑。”即从主体说,当面对一个从文化的正常标准来说不完善的感性形象时,就产生丑感。意大利历史学家克罗齐说:“丑是不成功的表现。”即当人制作文化物品或艺术作品时,没有实现自己想要实现的意图,这物品和作品就是丑。
  在现实生活中,丑使人不快和让人生憾,而美学之为美感之学,是要让任何对象都成为审美对象从而让人感到快乐。不同的审美对象给人的快乐是不同的,但能带来快乐却是共同的。丑在被美学变为审美对象时,就成了滑稽。从美学上谈丑,就进入了美学的第二套系统:美感、悲感、喜感。由丑而产生的滑稽之人、物、事,总令人开怀而笑,由滑稽而来的审美快乐,在美学上被称为“喜”。而滑稽的艺术作品,被称为喜剧型艺术。
  滑稽让令人不快的丑转变成为令人快乐的喜感之笑,其要义在于,由丑的消极性畸形转变为具有喜之特点的“不伦不类的组合”而产生文化的积极意义。“伦”与“类”都是正常,而“不伦”是低于正常之伦序,“不类”是低于正常之类型。文化在历史中建构起正常尺度时,同时就产生了正常的正方向榜样即理想性的美和负方向的低于正常的丑。这些低于正常之丑,作为正常的偏离和畸形,在艺术中得到夸张性的体现。夸张的功能,是用典型化的方式让整个文化意识到丑的标准,而丑的建构又是为了突出文化的正常和作为正常理想的美;面对被夸张了的滑稽之丑,使本来略为低于正常的人,在比较中有了宽慰感且认同于文化的正常和理想。
  滑稽总是表现为不伦不类的组合,因此,不伦不类的组合导致人们用其美学规律去创造喜剧型艺术以教化社会,通过笑声意识到自己低于正常,从而趋向正常。滑稽是无害的,这无害本身就显示了主体的自信与强大,只有把对象看成低于主体,人才会笑——在笑中,内蕴了文化正常的规范力量,人解脱了社会的压力,增强了自己在压力下的信心。
  7.关于“丑”,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丑和正常、美一样,是一种文化现象,同样为文化所规定。
  B.从文化的角度看丑,主要就是按照第一套标准把握丑这个具体可感的形象。
  C.美学意义上的丑是具体可感的形象,正常、美也是具体可感的形象。
  D.美的形象是理想的,高于正常形象;而丑的形象是畸形的,比正常形象要低。
  8.对“丑的共同点”的理解,下列表述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3分)
  A.丑的共同点就是一个感性形象从文化的正常标准来看是不完善的。
  B.丑的共同点就是从客观上、从主体上、从文化角度观之,都是不正常的。
  C.丑的共同点就是一个客观事物没有按照文化规定的正常形式呈现。
  D.丑的共同点就是不成功,人没有实现自己的理想。
  9.下列表述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3分)
  A.文化世界可以感性形象的方式呈现,人们把握住了感性形象就把握住了美和丑。
  B.喜剧型艺术的教育作用是,观众通过笑声和行为,使自己趋向正常。
  C.从美学的角度来说,不论美还是丑都能成为审美的对象,都能让人感到快乐。
  D.滑稽的艺术作品之所以令人快乐,是因为作品的意义低于正常,呈现畸形。
  三、古诗文阅读(共2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曹、马①能收人心
  曹操自击乌桓,诸将皆谏,既破敌而还,问前谏者,众莫知其故,人人皆惧。操皆厚赏之,曰:“孤前行,乘危以侥幸,虽得之,天所佐也,顾不可以为常。诸君之谏,万安之计,是以相赏,后勿难言之。”
  魏伐吴,三征②各献计,诏问尚书傅嘏③,嘏曰:“希赏邀功,先战而后求胜,非全军之长策也。”司马师不从,三道击吴,军大败。朝议欲贬出诸将,师曰:“我不听兰石,以至于此,此我过也,诸将何罪?”悉宥之。弟昭时为监军,唯削昭爵。
  雍州刺史陈泰求敕并州,并力讨胡,师从之。未集,而二郡胡以远役遂惊反,师又谢朝士曰:“此我过也,非陈雍州之责。”是以人皆愧悦。
  讨诸葛诞于寿春,王基始至,围城未合,司马昭敕基敛军坚壁。基累求进讨,诏引诸军转据北山。基守便宜,上疏言:“若迁移依险,人心摇荡,于势大损。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