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640个字。
【课题】《狼》——蒲松龄
【教学目的要求】:
1、积累本课的文言字词,如“犬、敌、隧”等词类活用;“意、敌”等一词多义;“止”等通假字;
2、理解内容,梳理情节,并分析屠夫和狼的形象;
3、理解本文的主旨。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梳理情节,分析屠夫和狼的形象并理解本文的主旨;
难点:1、词类活用(犬、敌、隧等);2、一词多义(意、敌等);
3、通假字(止等)。
【课题】:一课时
【教学教具】:幻灯片、投影仪
【板书设计】:
【课时教学计划】: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各自最喜欢的动物是什么呢?(畅所欲言)
是的!大自然中有许多动物。有一种动物,到了月圆之夜,它会对月长啸(放狼啸),大家说它叫——狼!
对!很好。那同学们与狼有关的成语有哪些呢?
(杯盘狼藉 豺狼当道 豺狼虎豹 狼心狗肺 鬼哭狼嚎 狼吞虎咽 狼狈为奸 狼狈不堪 狼烟四起 狼子野心 如狼似虎 声名狼藉 引狼入室)
不错,着这样的一些成语当中,狼所扮演的角色是好的还是坏的呢?可以看出它具有怎样的习性呢?(凶狠、奸诈)
嗯!如果让你一个人走在乡间的小路上,一条狼,不!两条狼,你心里是怎样的感觉?
好的!我们一起看一看蒲松龄笔下的屠夫是怎么做的吧!翻开课本P229
板书课题——《狼》蒲松龄
二、《狼》和蒲松龄;
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又字剑臣,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代表作《聊斋志异》。
“聊斋”是他的书屋名称,“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指奇异的故事。短篇小说491篇,多数故事通过描写妖狐神鬼来反映现实的社会生活。
郭沫若先生提对联: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狼》是《聊斋志异》中的一篇,《狼》三则中的第二则。
三、读通课文:
全班齐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同学们读得非常好,重点注意“少时”、“顷刻”。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