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9070个字。
狼
蒲松龄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读通、读懂课文,体会本文语言的简洁传神;积累文言词语:顾、暴、盖、止。
2.了解“之”等词的不同含义,理解文言词语活用的知识和古代文学常识。
3.了解故事旨意,把握文章善于识破狼一样的伎俩、除恶务尽的思想意义。
【课文提示】
1.蒲松龄,是清初著名文学家。《聊斋志异》是他的代表作。
2.本文选自《聊斋志异》。“聊斋”是蒲松龄的书屋名;“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是指奇异的故事。《聊斋志异》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具有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内容,是我国著名的文言短篇小说集。它的主要艺术特色是:语言精炼,想象丰富,情节曲折。
3.词类活用,是文言文实词的词性活用现象。古汉语的一个实词属于某一词类,基本上是固定的。有些词只是在某种条件下,临时处在另一类词的位置上,偶尔具有另一类词的语法特点,暂时增加了新的意义,这种词性的变化,叫词类活用。词类活用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之间的活用;名词作状语;使动用法;意动用法。
【正音正字】写出下列汉字的拼音,记住每个字的书写要点:
窘jiǒng 眈dān 瞑míng 寐mèi 黠xiá 倚yǐ 缀āo
【积累词语】
1. 解释下列词语:
窘(紧迫、为难、困窘急迫)
眈眈(注视的样子)
瞑(闭上眼)
寐( 睡觉 )
黠 ( 狡猾 )
倚( 靠 )
2. 解释下列时间词语:
晚(夜晚、晚上)
少时( 一会儿)
久之( 很久 )
顷刻( 一会儿)
【朗读课文】
【复述故事】
【结构层次】这是一篇文言短篇小说,可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次(第1、2句),故事的开端,交代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写屠户“遇狼”。
第二层次(第3-10句),故事的发展,写屠户“惧狼”之后“御狼”。
第三层次(第11-17句),故事的高潮,写屠户“杀狼”后对狼的奸诈有了深刻的认识。
第四层次(第2段),作者评论,揭示主题:狼无论怎样贪婪、狡诈,在勇敢机智的人面前终究是要失败的。
【课文简介】
本文选自《聊斋志异•狼三则》。故事赞扬了屠夫敢于杀狼的勇气和善于杀狼的智慧,揭露了狼的贪婪、凶狠和狡诈的本性、可耻的必然的下场,从而揭示一个深刻的思想:对于狼一样凶恶的敌人,不能抱有幻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